悦子想起小操的朋友桃子曾经说过:“小操虽然在打工,花钱却很小气。”
加代子又继续说:“原则上,我们不接受未成年人的委托。而且,向来也不接这种调查委托人自己的案子。这是我父亲,也就是所长的方针。”
这话勾起了悦子的兴趣。
“为什么?”
“因为自我调查不算是调查。”加代子断然表示,“那是骗人的。就算认真调查,最后也会变成骗局。我这么说的理由是:像这种要求调查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想确认自己到底过着什么样人生,真的跑来找我们的人,就算有程度上的轻重差异,其实全都有病,他们的精神过劳生病了。唯一能够拯救、治愈他们的,我认为只有医生。”“你是指所谓的精神衰弱吗?”“不只是那个——我想想看哦,也可以说是‘准’精神衰弱吧。因此,最好还是去找专门的医生、心理咨询顾问或心理治疗师。要不然,光是挪出空当好好休息也可以。与其花三十万请人调查,还不如拿这笔钱跟家人去旅行。总之,要求我们调查根本就是错的。”
“是这样吗……”
“对。因为,要求调查自己的人纵使看了调查结果,也绝不会满足。”加代子苦笑,“他们都会说,想要个客观答案,对吧。可是,面对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这种问题,真有客观的答案吗?一个星期前夫妻吵架了,但你不能因为这样就说夫妻感情不好吧?不,有些夫妻虽然常常吵架,其实还是很恩爱。假设去找附近邻居打听好了,最后答案一定是各说各话。如果问一个正在烦恼老公外遇的女人,她会回答邻居家的先生好像也在外遇哦。正在苦恼父子关系不佳的人会说那是因为邻居家的小孩也很叛逆。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到头来大家只是透过自己的眼睛去诠释,所以自然会有这种结果。”
加代子的言外之意,悦子也逐渐了解了。
“这又不是学校的考试,不可能得出一份结果,说你的人生有百分之八十成功,上司宠信度有百分之六十九,部下支持度是百分之七十四。成功或失败、满足或不满足,都只有自己才能够决定。这点,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加代子摇头,“一旦无法理解这点,想借由调查得到他人评价,这表示他真的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不安到了极点,心理出了毛病。因此,就算做了一次调查,也不会就此满足。他一定会说:‘我想知道得更详细。’或是说:‘不,真正的我不是这样,你们再好好调查清楚。’他们寻求的是一个让自己满足的结果,可是归根结底,当初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对什么满足才会委托调查,以致根本没完没了,只是在重复恶性循环,让自己越陷越深罢了。”
悦子深深点头。
“倘若真的理解这种委托人的心情,最好是劝他打消调查的念头去度个假,或是去找值得信赖的医生谈谈。可是实际上往往并非如此——黑心一点的征信社甚至会捏造令委托人高兴的结果。因为只要说点好听的,委托人就会很高兴,想听到更多,自然会再来委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