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个计划,整个登陆作战将分3 个阶段进行:第1 阶段于1944 年10 月17 日拂晓开始,攻占莱特湾外围的霍蒙宏岛、苏禄安岛、迪纳加岛的北端;第2 阶段以主力夺取莱特盆地,并占领位于该盆地内的日军飞机场和军事设施,以及打通圣周安哥海峡与潘纳宏海峡;第3 阶段为向纵深发展胜利,占领莱特全岛和三马岛的一部分,打通苏立加峨海峡。
10 月16 日,麦克阿瑟登上“纳西维尔”号重巡洋舰驶离了查亚普拉,目标对准真方位315 度,那就是1521 年3 月16 日,著名的西班牙航海家费迪南德·麦哲伦横渡太平洋以后遇到的第一片广表的土地。1560 年,西班牙人征服了它,并以国王腓力普二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菲律宾。
此时.麦克阿瑟心情如潮水般难以平静。他永远不会忘记、1942 年3 月11 日,他怀着耻辱、愤懑、沮丧的心情,被迫离开了菲律宾,逃亡到澳大利亚。当时,日本帝国可谓凶焰万丈,反攻前景暗淡渺茫。然而,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奋斗、流血、牺牲,他又挥军杀了回来。而且他这次将率领一支由数百艘舰船、上千架飞机和20 余万官兵组成的强大力量,进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规模最大的登陆作战,其声势堪与4 个月前艾森豪威尔将军在西欧实施的诺曼底登陆作战相比。两年多来,为了这次行动,为了能够打回菲律宾,他呕心沥血,付出了辛劳和汗水。现在,一切都完成了,随着螺旋桨推进器的每一下转动,他正在一米一米地接近他数年来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
帏幕拉开
为了保障正在接近目标的登陆部队的翼侧安全并为舰队导航,10 月17日,美军第6 突击营在护航航空母舰大队的输送下抵达非战区域,准备抢占莱特湾口的霍蒙宏岛、迪纳加岛和苏禄安岛,其主要目的是在霍蒙宏岛和迪纳加岛上设置灯塔,引导护航舰队进入莱特湾,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寻获藏在苏禄安岛上的日军布雷图。
第1 阶段的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8 时5 分,突击营第4 连在巡洋舰急袭炮火的掩护下,顺利登上苏禄安岛。9 时,突击营第2 连在驱逐舰和炮舰炮火的掩护下,开始登陆霍蒙宏岛,于10 时38 分全部上岸。9 时,突击营的主力(欠第2、第4 连)开始在迪纳加岛上陆,12 时30 分全部登岸。
第6 突击营未遇任何抵抗就完成了第1 阶段任务。随后,美军第77 特混舰队的扫雷与水文测量大队的扫雷舰和水下爆破队在火力支援舰大队的掩护下,进入莱特湾,执行扫雷和轰击登陆场的任务。至19 日1 时35 分,美军扫雷舰在迪纳加岛以北打开了一条9.5 公里宽的航道,但在莱特湾却未发现日军敷设水雷或水下障碍物。
日军设在莱特湾口的海军瞭望哨于17 日凌晨就发现了美军,并立即向指挥部报告:午前7 时,有敌战列舰2 艘、护航航空母舰2 艘,驱逐舰6 艘接近。
很快,瞭望哨又报告道:上午8 时,敌军一部开始登陆霍蒙宏岛。
丰田大将收到敌情报告是在8 时9 分,他一面立即向大本营报告,一面下令第1 游击部队“迅速出击,开到文莱湾”。9 时46 分,他向全舰队发出敌情判断通报:
判断敌军在霍蒙宏岛登陆,是在菲津宾中、南部登陆作战的一部分;尽管敌进攻帛琉没有进展、机动部队损失很大,但仍按其预定计划,开始进攻菲律宾,企图以金凯德指挥的邓队在三马、莱特方面登陆;以麦克阿瑟指挥的部队在棉兰老岛南部登陆,这种可能性很大,不过没有十分把握。
日军第4 航空军接到这一敌情通报,立即命令木下勇中将指挥的第2 飞行师团搜索莱特湾入口处附近的敌情,但因天气不良,未能得到确实的情报。防守莱特岛的第16 师团也派出侦察飞机,但依然毫无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