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吴王并未将儿子赶尽杀绝。世子全家皆软禁府中,使兵卒看护不得离府。包氏眷属也是一样。此事又是沈妃劝说的。她道:“纵然世子有不是,与世子妃、王孙何干?包家的案子尚未查明,岂能妄动他们家老小?待各位大人查明白了,再依律法行事,方能彰显王爷圣明。”吴王愈发赞其心善、有见识,非寻常女子。
陈瑞文听说了,心下纳罕,使人寻沈妃打探:“为何留着那一家子?”
沈妃淡然道:“包家还有个老三。虽为纨绔,与甄藏珠大人乃至交。甄藏珠得王爷信任不说,他还出身绿林,武艺高强、擅飞檐走壁。再有,此人亡师乃京城一座庙的老和尚一僧。那庙里藏着先帝的传位诏书,显见不寻常。故此,没抓到甄藏珠便不能妄动世子家眷与包家。”
陈瑞文恍然,拍案赞道:“巾帼不让须眉。”只是又疑惑:包家出事已经一个多月了,甄藏珠怎么还在上海呆着不动?怎么没见他回金陵劝阻?
正文 第812章
吴国开始清算先王妃包氏一族。吴国立国十几年, 朝野上下素来不大清廉。因举国富庶,遇上没天理之事的人家终究少,将不廉之恶遮盖了过去。包家以王妃和世子为倚仗, 为非作歹无人敢问。如今倒台了,不知跳出来多少苦主告状。
陈瑞文本以为可以趁势将这一族清剿干净。待一桩桩细查下来,不觉拍案:包家竟然没闹出一桩命案!连包家的奴才都没犯过。且不曾插手科举。其余为官排除异己、霸占功劳、仗势欺人, 为商强夺民产、以次充好、强买强卖之类的事儿多如牛毛。纵有强夺女子的,事后也都给足了女子娘家夫家钱财,被抢女子也都好生养在后院、没有一例死于后宅争斗。若以国法而论, 这些事儿也够送掉包家男丁性命。只是还得顾忌甄藏珠和包老三。他遂送份卷宗进吴王府与王妃沈氏商议。
沈氏看了那卷宗纳罕道:“包家后宅没斗死过女人?”
她身旁有个侍女,伸手拿过卷宗来浏览一遍, 道:“包家实在太过富庶,且包家的男丁没一个沉迷女色的。这些美人悉数如物件一般, 不会宠幸太过。若有被后院排挤的便送去别院养着,横竖他们家有的是宅院。”乃笑道, “自古后宫不得干政, 他们家倒是做到了。”
沈氏问道:“上头预备如何处置包家?”
“不知道,我得传信请示。让陈瑞文先依律审问——最好是公审, 让吴国百姓都来听听。这么多案子,审下来也得费些时日。”
沈氏侧抬起头看着她道:“妹妹究竟怎么传信出去的?你又不曾出宫。”
侍女嫣然一笑:“不告诉你!”
“不说便罢。”沈氏嗔道, “我还不想知道呢。”遂撂下卷宗上床歇息去了。
十几日后,金陵应天府开堂公审包家的案子。燕京周报、平安州商报和大佳腊周报都派了记者和摄影师赶到应天府围观,都采访了府尹房大人,还与房大人在应天府门口合了影。后遂全程密集报道此案。三报销售量大增。
包家几个爷们皆不肯在堂前下跪。因先世子还没死、包三爷在逃、包家的密友甄大人避在上海港不曾回金陵, 房大人有些犹豫。陈瑞文在堂前听审,房大人遂以目相询。陈瑞文道:“各位包大人皆曾为吴国立下汗马功劳,不跪就不跪吧。”还命人给包大爷搬把椅子来。包大爷眯眼望着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