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二一本正经道:“鱼丸虽是大人的,却是我生火打水煮熟的。”
甄茴打开门,“吱呀”一声。只见柳二就在外头立着,手里极干脆的捧了个碗,连个食盒子都没有。乃撤身放他进来,口里道:“你烧的柴火、打的水难道不是我的?”
柳二大步走近屋子,将鱼丸搁在案头道:“只当是我借的如何?连鱼丸都借了,何必追究点子柴火水。”
甄茴横了他一眼,坐下拿起勺儿来,舀起一颗鱼丸搁进口里一尝:火候倒是不错。乃笑道:“尚好。”柳二仿佛松了口气。偏他在旁看着甄茴吃,甄茴有些别扭,遂随口道,“今日多谢甄大人相助,我已收服了郑潮儿。”
柳二笑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郑潮儿终究是个武夫。今儿这剧本是曾大姐写的。”
甄茴放下小勺道:“那位曾女士颇有本事。”
“嗯。”柳二点头,“修建上海港是她主持的。虽大佳腊那边派了人过去相助,许多事还得她自己做决断。包老三一直给她打下手,执行力很强。主要是他二人的功劳。我平素多在金陵,偶尔才过去。”
甄茴怔了片刻,轻轻点头,舀了颗鱼丸。因嚼得慢,许久才吃完。乃问道:“为何不将吴国整个拿下?”
“是太师詹鲲的主意。”柳二道,“让天下人看个仔细。”
原来,依着林黛玉贾琮等人的意思,这回干脆把吴国整个捞到手。詹鲲却说要先分一半。吴国大且富庶,天下都盯着。在老夫子们眼中,陈瑞文出身大族,也能算个良臣。甄藏珠是个外室子,出身也逊色陈瑞文许多。若他二人分佐吴国二主,旁人多半看好陈瑞文。且陈瑞文辅佐的是幼主,权限更大;甄藏珠辅佐的这位已十八。九岁了。过个三五年,两国国力差异日渐巨大,别国若还有执迷不悟的,燕国便不客气了。
甄茴听罢笑摇头道:“何须费那些事。”
柳二道:“我总觉得詹大人还有别的用意,只猜不出来。”
甄茴想了想,问道:“你这趟过来,走的是陆路还是水路?”
“陆路。”
“可见过江西知府苏韬?”
“见过了。”
甄茴面带得色:“那我知道詹大人有何用意了。”
柳二忙拱手:“求甄大人指教。”
白天用的那张地图还没收起来呢,甄茴趁势摊开,伸手指头在上头划了个圈:“你们是要这块吧。这是江西。这是福建。今后这三处必要往来密切了。”
“这个我知道。我上江西就是说这个的。为何不能连吴国一道?”
“太惹眼。”甄茴道,“司徒家不是没有明白人,恐怕有人看穿摄政王之意图,联兵讨伐。咱们虽不怕打仗,却会大损工商业。尤其会损人口。摄政王最舍不得的便是人口。若将吴国分成两块,你们那位王孙最大的敌人便是金陵城内的小叔叔了。为了不输给叔叔,他做什么来强国都正常。”
柳二依然没明白:“他得了整个吴国,为何不能强国?”
甄茴瞧了他一眼:“卧榻之侧并无他人鼾睡,少不得松快些。他年轻,收些美人、修个吴宫,都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