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页(2 / 2)

转眼间年关已过,燕国政事堂如常忙碌。上元佳节过后,众人便催贾琮上齐国去。偏贾琮不知何故懒病犯了,不想去。磨蹭了四五日,到了正月二十这日才动身。他与柳小七两个已领人出了十里亭,忽听后头一阵急急的马蹄声。转头一瞧,柳庄来了。

小伙子行了个军礼:“王爷,七叔。贾将军让我和沈之默跟着来。她的马慢些,就到了。”

贾琮一愣:“你跟着也就算了,小铃铛来干嘛?”

“将军说,那个丁滁有过目不忘之能,总得防着他一二。之默同志也有这本事。”

贾琮与柳小七互视一眼。柳小七道:“也好。”乃看着贾琮道,“沈之默枪法不错,前些日子贾将军还夸奖过。”

贾琮笑嘻嘻大声道:“就是骑马慢了点。”

话音未落,沈之默的马已到了。小丫头恼道:“柳庄比我先走!我后走!林丞相还交代我事儿呢!正经计较起来我比他还快些!”

众人哈哈一笑。贾琮拱手道:“是是,我弄错了,给你赔不是!我们小铃铛文武双全,绝对是个天才。”沈之默哼了一声,拨马跑到前头去了。众人又笑,打马跟上。

二月初一,马娘娘照例往普照寺进香。如常礼佛后照例往偏殿歇息。忽听窗外一阵猫叫。马娘娘眉头微皱,凝神听了会子——那猫叫仿佛不大像猫叫。思忖片刻,只说自己要歇息,命服侍的人都退出去。

过了会子,有人“咚咚咚”敲了三下窗户,旋即“吱呀”一声窗户开了。有个人立在窗户外头抱拳,翻身跳入屋内。马娘娘一瞧,这是个年轻人,二十多岁,生得眉清目秀霎时好看,不觉上下打量了几眼。年轻人再抱拳,轻声道:“马娘娘,在下有礼了。在下奉……”他迟疑了一瞬,硬着头皮道,“奉陈州街头那少年胖子之命,来取结果。”

马娘娘前些年跟着燕王的儿子,这些年服侍年迈的齐王。虽说身不由得,内里少不得会将二人比一比。如今见这年轻人英武不俗,又觉其有几分天真,嫣然一笑。遂从怀内取了封书信递给他。年轻人双手接过信,一眼不瞧纳入上衣口袋,再抱拳:“在下告辞。”马娘娘微笑点头。年轻人翻窗而出,身形快如狸猫,闪过墙后便不见了。马娘娘不觉望着窗户失神。

年轻人自然是柳庄,揣着书信回到住处交给贾琮。贾琮拆了信,柳小七凑在旁边一起看。信中说,马氏已查明白了,当日正是齐王第五子的正妃崔氏亲自出马给鉴如和尚出的主意。

那老五想着,马娘娘得宠,自己又认了她为母,这齐国日后早晚必是自己的。故此日夜忧心国事。燕国自打贾琮上了台,不知从齐国弄走了多少百姓,那个姓林的女丞相干脆派了户部小吏来齐国招佃户!遂恨燕国恨的牙根子痒痒。旧年,陈王帮先吴王的太监送来血书之事,五殿下力谏齐国主持合纵反燕。不想齐王并不想掺合。又过了一阵子,又听说先吴王还派了个和尚来求见,依然不曾说动齐王。五殿下长吁短叹,整夜不眠。崔氏是个贤惠的,遂问丈夫可愿意同她倾诉忧愁,五殿下便从头说与她听了。

崔氏身为女流,难以替丈夫分忧,也愁绪万端。她身边有个机灵的侍女,也想替主子分忧。崔氏便告诉她了。侍女想了一阵子,出了个“以军伤民”的主意。只是吴国来的那人是个和尚。出家人慈悲为怀,未必肯用此计。崔氏遂素衣素容,扮作寻常民女去见鉴如,跟和尚讲了个故事。说是村中有个极大的蚁穴,蚂蚁成灾,村民毫无法子。这日来了个游方道士,在蚂蚁穴里头今儿灌一坛水、明儿灌一坛水,每回都能淹死些蚂蚁。日子一长,蚂蚁终于不堪其扰,搬走了。鉴如和尚听罢若有所思。崔氏嫣然一笑,起身告辞。

贾琮看罢问柳小七:“你信么?”

“不信。”柳小七道,“不过我信给鉴如讲蚂蚁的故事,是真的。只不知讲故事的是谁。”

最新小说: 我的技能是摸尸[无限] 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变人(哨向1v1) 闻教授再不理我要闹了 危!对家有读心术 被阴湿男鬼囚禁后 每天都被美男抓着操(nph) 绊惹春风(双重生) 香山浔风 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