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还没有和父母爆发过正面冲突,他的情绪一直是没有得到完全释放的,而是压在心底,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他前两年的抑郁情况。
用力地吸气,喘气,把脚边的石子踢开,这是北京的一处偏远郊区,没什么人盯着他看,也没什么人在活动,陆鸣的视野范围里只有他一个活人。
在这种情况下,他应该可以肆意地表达愤怒,如果连独处的时候都无法做到,那明天的戏要怎么拍呢?
北京的天气越来越燥热了,夏天不远了,连着拍好几条都过不了的话,拖累的是全剧组的工作人员。
在尝试着对着一堵被灰尘染黑了的墙壁怒吼了十几次后,陆鸣找到了感觉,找到了可以在父亲面前摔门离开,并怒吼道“你算什么东西?我又算什么东西?”的感觉。
第二天正式拍摄的时候,两条就过了,和陆鸣拍对手戏的中年演员许光拍了拍陆鸣的背,很欣赏地夸赞:“年轻人的表演很有张力啊,你是18级表本的吧?我和你班主任王秋凤当时是一届的,同班同学,等下次碰到她,我可得好好夸夸你。”
一切好像都好起来了,陆鸣的演技得到了导演的夸奖、其他演员的赞赏,面瘫AI的指责好像已经离他很远了。
但陆鸣心里知道还远不是这么回事,还远远不够。演戏必然是体验代入和演戏方法的结合,不可能全靠自我代入,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所谓技巧。
而陆鸣现在是更偏重体验派的,夏新雨这个角色前半段戏份他可以比较好地把握,是因为夏新雨这个人物和他自己的心理距离比较近,他完全可以理解这个角色的行为逻辑,为他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心理转换加上自己的注脚。
成熟的演员不可能只是演和自己类似的角色的,陆鸣自觉他离一个真正的演员还有很长的距离,他自我审视他的拍戏过程,夏新雨这个角色的塑造上,他更多的采用的是代入角色,调动自身感情的方法,这对他的个人情绪也是一种损耗,长此以往,演戏会很累,甚至会打乱他正常的生活节奏。这种自耗式的演戏方法难以为继。
《过江南》拍摄过程中,第一个真正的挑战来临是剧组在新疆取景的时候,有一场戏是要拍陆鸣从一个沙漠的土坡上滚下来,这场戏是为后续一个情绪高潮作铺垫的,不能太过,也不能太平。
拍摄的过程很漫长,因为导演张铎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想法,调整着镜头和拍摄视角。
一个上午,陆鸣从同一个沙坡上滚下来了十七次,每一次都是不管不顾地往下冲,痛倒不是很痛,毕竟下面有道具作缓冲,就是滚的时候难免有沙粒钻进眼睛,很难受,嘴巴也吃了不少沙土。
回到酒店后,陆鸣连忙刷了三遍牙齿,嘴里异样的感觉才勉强减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