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秋,又是山上,夜深露重的,书烟小心着为姜沅掖了掖被角:“姑娘今天爬山累坏了,有什么事明日直接去问谢公子即可,何必自己在这里猜测。”
姜沅想了想,点点头,不再纠结。
第二天她醒的早,睁眼时天初明。书烟为她取了套烟粉色的衣裳,又仔细梳了发戴了饰,与昨日赶路时的灰头土脸对比鲜明。
等她出了屋子,才见隔壁几间都空无一人,才知那几位比她起的更早,已在前面的小屋筵席讲经清口玄谈。
姜沅留下书烟,独自进了小屋。
她来的静悄悄的,倒是未打扰到他们。屋中燃着檀香,几前煮着一壶茶。见姜沅来,乔公倒了一盏给她:“雨前龙井,尝尝。”
姜沅呷一口,却是尝不出有何不同,不过面上未显。
姜沅仍是对今日所谈似懂非懂。玄学实际意在如此,生命二字,本就各人有各人解法,所谓千人千面。倒是偶尔谈及一些争论,姜沅接过话茬发言表意,所论是非令乔公刮目相看,只觉这小姑娘不同凡响,先前观相所得好的那一面占了上风,却是不知这些大多都是姜沅前世跟在谢湛身边听来的。
一番对谈结束,窗外已大亮。阳光明媚得刺眼,是尚好的晴日。
有小僮儿来敲门,晨起的吃食已备好,问什么时候用膳。乔公见外面天色正好,说道:“今日倒是难得的爽朗。”原是入秋之后这山间便一直阴雨绵绵,连衣服都晾不干。
乔公兴致好,便提议一同去山中看看景致。姜沅自然欢喜,总归比闷在屋子里谈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好多了。
前不久连着下了好些天的雨,山中林里湿气重,如今云开雾散,叶尖水珠都顺着日光蒸发殆尽。
虽是初秋,山中却比城里要略冷一些,早已是寻常深秋的景。
谢湛要比平日里更沉默。
王衍早就仰慕乔公不已,此次上山,也是为着答疑解惑的目的而来,同乔公一起自是话多些,乔公也是极喜爱这个后生,二人一路谈着话,自然走得落后些,谢湛与姜沅在前,反倒渐渐与他们拉开些距离。
谢湛不说话,姜沅也不说话。
眼见着气氛有些尴尬,姜沅道:“公子昨天说的那件事,可是指之前我应下的荷包?”
谢湛笑了笑:“四姑娘做好了?”
姜沅点点头,从袖间取出一直随身携带着的荷包,做工虽简陋,到底也是能带出去的货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