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若是不禄,我如何能安心赶赴前线?”
原来左光年不知不觉中,竟将自己心中所想如数说了出来。他那张一贯风平浪静的老脸立时有些挂不住,转念一惊:“等等,陛下欲亲征?”
回答他的,是梁刹淡定的眼神。
==================
送走了左光年,梁刹却并没有继续品茶。应该说,真正能品茶的人已经离开了,收到了那条消息,梁刹完全没有继续风雅的兴趣。他迈过月门,迎面上来的是那位贴身太监:“见过陛下。”
“哼,梁刈自不量力,胆大包天,竟然还想要插手晋阳,当真是嫌命长!”梁刹低沉道。
刚刚的消息中,便是说梁刈想要对付晋阳韩家。
“他如何会想要对韩家下手?”
“昭仁王爷此前曾经与晋阳司马韩昭有过默契,如今府中还有韩昭的公子韩亦秋做客。但是,如今的晋阳握在太守韩昫的手中,韩昭虽然手握兵权,但却并不足以威胁韩昫的地位。而韩昫秉持韩家一贯观念,明哲保身,丝毫没有要投向昭仁王爷的意思。”
“说到底不过是心思偏狭兼小人作祟罢了,哼!韩家也是他能动么!等等……韩亦秋来洛阳了?”梁刹微微皱眉,“他比韩貅还要年少三分,难道这就到了游学的时候?”他对韩亦秋自然不感兴趣,和原本的韩貅一样,对这个小小庶子,这两位惹人艳羡的嫡长子都是不放在眼里的。若非韩亦秋恰好与梁刈相知相识,又恰好与韩貅不睦,他还当真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
所以他现在看似是再问韩亦秋的下落,但实际上……
“回禀陛下,确实不算游学,韩亦秋此行乃是一人前来洛阳太学求学,听闻他才学深厚,极有诗才,短短几日就已经佳作频出。”
“哼,不过有几分小聪明便哗众取宠,诗赋可以悦人,却不可经世治国,当真是可怜可笑。”
“而貅公子目前仍旧呆在晋阳念书,虽然声明不显,但似乎越发得晋阳太守的爱重。”晋阳太守,自然就是韩貅的父亲韩昫。
梁刹重启隼林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一队人去保护韩貅,传递消息,林隼见微知著,何况这已经完全不是“微”了,自然之道梁刹真正想听的是什么,他继续道:“翅鸟将貅公子这几日的课学作业都描摹下来,另外还有一事有异。”
“什么?”
“貅公子似乎在写一本书……但,却是用另一种从未见过的字体在写,而且全篇乃是先秦小篆,翅鸟誊抄了一份抄本来。”
说着,太监献上两份誊抄整齐的书稿。
梁刹先取过韩貅的手写课业,只见其上字体风流秀美中透着雍容华贵之气,果然是字如其人。但看其中文字内容,虽碍于篇幅,许多谋略章程皆只是点到即止,但这略微露出的一角,却已经足够人管中窥豹,心中激越。然而更让人惊叹的是,这样的谋略却都由他漫不经心写来!梁刹忍不住要细细品读韩貅的书稿,便索性将东西一收,三步并两步回到了寝宫,端坐于台前仔细品读。
这次打开的是令一叠书稿,那对于林隼生僻的书稿,在博览群书、通百家绝学的梁刹眼中却不算什么,一见之下顿时眼前一亮:“好,班香宋艳,才过屈宋!这一篇篇词章,竟无一不是传世之作!”他快速翻阅一遍,却发现果然如此。但沉下心来,他却惊讶地发现,这些文章虽然都是传世经典,字斟句酌,但其中许多思辨之周全、政策之可行,却反而没有韩貅另一叠来的恰合,虽然字字珠玑,动辄洋洋千言,但其中却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通合。这不像是一个人的作品集,反而像是一个合集。
这是怎么回事?
梁刹心中存疑:特意用端庄小篆和上古繁字写就,思想各不相同的文章,甚至运笔炼字的风格亦不相同,若非相信林隼的忠心,他还当真要以为林隼是拿了历代经典来糊弄自己。
他一时心痒难耐,就在此时,门口传来动静,他抬眼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枯坐在书房中整整一日,此时已是华灯初上,宫人在外头挂起长明灯。刚刚的动静却是贴身太监求见。
“陛下,”太监进屋时面露怪异难色,引得梁刹顿时生疑:“陛下,您之前遣人送去晋阳的书信,现在有回信了。”
梁刹精神一震,想不到今日竟是“捷报频传”,他当即伸手:“拿来。”
太监迟疑了一番,最后……
拿出一张细长的碧玉笺,其上只有用簪花小楷写就的一行字——
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者有话要说:
来一发好久不见的小剧场:
梁刹:我不拉不拉写了洋洋洒洒几张纸,你他喵就给我一行字?!
韩貅:一切尽在不言中【笑】
梁刹:【我要闹了!.jpg】我不管!我要气晕了,要师儿亲亲才起来!
韩貅:【冷漠.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