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睁大眼睛望向面前的季燕然,见他也正笑着望着我,飞快地松开了扶着我胳膊的手,而捂在我嘴上的手却离去得慢了些,指尖轻轻地划过我的脸颊,留下热热的余温。
“抱歉,灵歌。”他笑着低声道,“为兄怕你猛然间看到为兄站在门后被吓到,若不小心叫出来,势必会将人引来的,失礼之处还望见谅才是。”
我捂着砰砰乱跳的心口半晌说不出话来,好容易压下惊去方才能唤回大脑的思考能力,低声地道:“大……燕然哥哥怎么会在此处?”
季燕然轻笑道:“灵歌离席没多久为兄便也告退了,因总想着今日这案子有些地方尚不明朗,心里头放不下,便顺道拐到此处来想要查看一番,不成想灵歌竟也来了,莫不是你我又想到了一处?”
最后这句话听来多少有些暖昧,我没好意思地转过身,轻声道:“燕然哥哥既然来此查看,怎么还躲起来,难道谁还敢不许哥哥你查案不成?”
季燕然在我身后一阵轻笑,慢慢走上前来,低着头边在地上找些什么边道:“这件案子步大人是主查兼主审,若被他看到为兄来此探查,只怕会多心。为兄方才正在屋内查找线索,因房门露了道fèng,月光正巧漏了进来,灵歌你的身影与门fèng处于一条线时便挡住了月光,为兄不敢确定来的是不是步大人,因此只好先在门后躲了起来。”
我便随着他的目光一起在地上瞧来瞧去,轻声道:“燕然哥哥身上有伤,怎么还不肯闲下来呢,长乐被你支到何处去了?”
季燕然笑道:“灵歌千万莫要责怪长乐,是为兄不让他跟着伺候的,何况为兄早在床上躺得腻了,难得有机会四处走动走动——且不说这些,为兄想知道灵歌为何也会到此处来,可是想到了什么么?”
我点点头,道:“灵歌方才偶然听到两名家丁私下里议论,说那赵初一曾经在他的家乡做过捕快,善使十几斤重的厚背儿大刀,因此觉得奇怪:徐呈曾与他打过一架,被他打伤了眼睛,且两人之前是酒肉朋友,必定互相谈起过过往,是以徐呈定也知道赵初一曾做过捕快之事,兼之打过架后必会更加了解赵初一的拳脚厉害,他又怎么会想出杀掉赵初一从而栽赃给欢喜儿这种既没把握又不保险的办法呢?且徐呈应该是个右撇子,试想一下案发时情景,他右手握刀若想要砍中跨进门来的赵初一,通常情况下是立于进门方向的右侧较为顺手,然而他的左眼伤了,视线必然受阻,要让他准确无误地一刀砍中由他左侧跨入屋中的、有功夫在身的赵初一的喉咙,只怕并非易事,稍有偏差便会遭受赵初一的反击或是因发出响动而招来他人,徐呈是读过两年书、有些学识的人,这种成功率极低的方法怎么想来他也不该取用才是,是以灵歌很是想不明白他究竟是如何得的手,不知燕然哥哥可否为灵歌解惑呢?”
季燕然黑亮亮的眼睛自我说话时起便深深地望着我,不知是因为月光映了进去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他的眼神中有着一种异样的神采,直令我不敢再与之对视,不大自然地将头低下。
听得他轻轻地笑道:“为兄的心里亦一直有着一个疑惑,但听过灵歌所说之后,所有的迷团便迎刃而解。为兄心里最大的疑惑便是凶手的脚印——凶手在杀害了死者之后将自己的脚印全部扫去,这一手段完全是一个了解查案技巧之人才能做出的自保行为,徐呈虽读过书,不过就是些初级阶段的文学常识罢了,不可能涉及到调查案件这一方面,且普通百姓对于足迹可识别身份之事了解得并不多,像本案这样能做到将自己所有足印一个不落地全部抹去的情况少之又少,可见行凶之人应是个有着相当丰富的查案经验或知识的人。方才听灵歌说赵初一曾在家乡做过捕快,那么这件案子至此才算真正地清楚了:死的那一个不是赵初一,而是如假包换的徐呈,杀人的那一个并非徐呈,而是故布疑阵将官府引入歧途的赵初一!”
果然,季燕然的一席话印证了我之前的想法,那个赵初一不愧曾是一名优秀的捕快,他竟然会使用逆向思维来迷惑官府,算得上是一个相当有水平的对手!
赵初一在本案中最出彩之处便是毁了徐呈的那张脸——这么说虽然有点不大合适,但只就事而言确乎如此。他将徐呈的脸毁掉,倘若官府的人脑子转不过弯来,直接将欢喜儿当了杀人凶手,将徐呈脸被毁当做是欢喜儿为泄私愤而为之并最终将他定罪,那么对赵初一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说不定待欢喜儿被问斩之后他还可以回来岳府继续做他的守门人。
而若官府之人并不糊涂,甚至看上去还相当理智冷静如步九霄这样的,能够看出尸体上的“破绽”,且对周围人群经过一番严密地询问调查,便一定会怀疑到死者的身份上来。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在确定了欢喜儿并非凶手的情况下,通常会认为死者的脸被毁是为了掩盖其真正的身份,而掩盖身份的目的又是为了使官府无从查证死者的真身与他身上的腰牌是否属同一个人,这么做无非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徐呈没有死,徐呈就是真凶。
赵初一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惯性思维,故意让调查本案之人认为他“徐呈”是在欲盖弥彰,只有这样才能将官府的思路彻底地引向那个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的徐呈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