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使这一小部分的功能在福岛核电站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他看来,将模式识别(二)的技术用作远程操控,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电子实验室内,李凡愚再次打开了系统的操作面板,将已经解锁的模式识别(二)科技成果点开。
“提示:【电子交互系统应用:模式识别】为X超级电子实验室一阶基础科技,分为两支:一阶段为模式识别下的语音识别系统原理与应用。二阶段为光学识别系统的原理与应用。当前测试用户已解锁一阶所有基础科技,是否查看科技成果详情?”
“是!”李凡愚直接点开了光学识别线。
“提示:模式识别二——光学识别。包括通过既定设备将客观世界中三维物体经由传感器转变为二维平面图像,再经图像处理,输出该物体的图像。与中心处理器配合,可实现智能程序或特定设备的类人化视觉功能。该识别技术包括距离信息,明暗信息及色彩信息。可在任何环境下,实现检测信息增强,克服阴影、低反差、镜反射。”
“乖乖隆地洞。”再次看见这样的介绍信息,李凡愚仍然是忍不住的兴奋。
虽然介绍简短,但是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足以让任何在电子机器人领域的科学家为之疯狂!
实现语音互动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掌握了一种特定语言的所有规则,不难让程序作出识别和反馈。但是让一个智能程序拥有视觉,绝对是一个变态的技术!
程序是什么?就是由许许多多的0和1组成的运算规则。让这个样子的东西,拥有类似人类的视觉处理功能,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1166章进军自动驾驶!
亿万年的生物演变,无处不在彰显着大自然的不平凡。来自自然目前的馈赠也无处不在,即使是在我们看来简简单单的东西,细细品味仍然有无穷的深奥与妙处。
就拿生物简简单单的“看”来说;
生物的眼睛可以捕捉图像,然后经由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之中,再凭借大脑的分析,得到图像之中所蕴含的信息。
一切都是那么的浑然天成,但是也同时是那么的,不可复制。
就算是在人类已经上天下地,可一用各种工具在瞬息之间到达穷目之地,弹指一挥崩山倒海,但是对自身的奥妙仍然是一知半解。
就是这个简单的让“东西”看到“东西”,便是难倒了无数的科学狂人。对这种领域内的苦苦求索而不得,仿佛是上帝对人类的嘲弄;看,造物主是我,而不是你们。
就拿视觉模式分析来说,目前科学领域内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无非也就是让机器人或智能程序可以分辨简单的文字而已。
但是就连这样简单和基础的分析能力,说起来都有相当负责的一套程序;首先,摄像头将目标图像分解,读取上面的文字,然后通过中心处理器转变成为程序可以“理解”的代码,再通过分析这些代码得到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