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2 / 2)

只要陶侃大败杜曾,王敦肯定会把陶侃调走,自己再来扫清的荆州,这种事情已经在周访身上发生过了。

杜曾皱眉道:“此计虽好,但还需要陶侃配合啊。”

否则以陶侃的眼光,是佯败还是真败,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陶侃那边,我来解决。”肖妃微笑道,“你只要愿意相助便可。”

陶侃并不是傻子,王敦一而再再而三地压制,已经让这位五旬老汉快要爆发了,历史上,他是没得选,只能隐忍。

现在,她只需要再给陶侃一条方向,他会知道怎么做。

毕竟,没开天眼他,不知道自己会比王敦活得长,也不知他有在南方将来会怎么发展。

做为一名在青史留下美名的人物,谨慎,他有,决断,也绝不会缺。

“既如此,便依你所言。”杜曾也是有决断的人物,若真能因此进入北方治下,这场,不亏。

“先谢过了。”肖妃满意地举杯。

只要把王敦的大军从南昌城诱出来灭掉,南朝的半条腿就瘸了,征南就成功了一大半,这可得抓紧了,一定要比秀儿的徐州大战快才行。

第211章各凭本事

肖妃是说做就做的人物,她和杜曾商谈过后,便径自去找了陶侃。

北方大军南下的消息早就传到这位名将案前,这种涉及天下、影响无数家族的生死大事,其中的选择拿捏,也落到陶侃面前。

陶侃这些天与肖妃结识日久,算是近距离接触了很多的北方治政观念。

但是,他还是一点需要确定。

“北方取士,便真以吏为官,考核晋升,不以荫官、不派中正、不举孝廉?”陶侃手上揣着暖手炉,坐在船头,看肖妃随意地放下一颗棋子于盘间。

“是如此。”肖妃非常直接地回答,“取士不以望,这是渤海公亲口所言。”

陶侃沉默了。

从先秦至今,权贵不提,寒门想要入仕,要么依附权贵,被推举入朝,要么就是宣传学说与自家道德,培养声望被朝廷征召,而先前的九品中正开局还算好,但还是很快被权贵控制。

然而,这种局面的好处就是,一但晋升上位,便能保家族很长时间的荣华,这也是他至今追逐的目标。

最新小说: 再度沉沦 故里城春草木深 讨好失败 慎言 深情渣男 我的竹马他离家出走了 热雨 你好,路知南 不逢春 不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