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毛巾布、密实的帆布、多色的提花布、透气舒适的棉布……现代工业文明出来的料子,男男女女都无法抵挡,尤其是帆布,是海运的消耗品,要知道南方还用的是草席做帆,那种帆收放极难,且极占地方,海上行帆不比河水,稍有不缓慢,便有触礁之危。
但这只是其中之一,玩家们的第二个发力点,是石油。
渤海的那口自噴井的石油如今只是做为照明燃料,从石蜡、煤油之后,他们又弄出了凡士林,这种学名叫矿脂的东西直接弄解决了工程小星做蒸气机的最后一块短板,润滑。
煤油之类的当然也可以润滑,但这种成份非常容易挥发,从可让活塞和气缸相互咬死以致卡住,失去应用。
有了矿脂,工程小星和国家队的专业人才们用钢铁铸造了气缸,并且在内部用四块圆弧的铁片放在气缸和活塞之间,从而减少了摩擦对汽缸的伤害,而四块圆弧的铁片可以定时更换,放活塞的咬合,用热胀冷缩的原理。
就这样,第一台改进的蒸气机出现了,无论他出现的多么曲折,至少,手工打造出来了,可惜的是,没有焊接工具的情况下,一体成形的良品率太低,需要后期后手工打磨。
翻译过来就是成本还是太高,产量太低,应用范围目前只有工厂,而且按现在的工匠人手计算,一年也就能做十来台。
但这也是极为恐怖的进步了,至少,很多水利工坊不再需要困扰于冬天不能开工,产能可以增加了,如今有了海外市场,他们不必再担心积压,只想倾销、倾销、倾销!
尤其是去年因为产量过高通货膨胀,很多场子周转不过来,差点倒闭。
如今好了,严江已经开始建港了,这个贸易需求就维持住了,肯定可以像18世纪的英国那样,全世界都是材料供应地,全球都是市场倾销地!
所以为了这几台机器,各大工坊玩家都磨刀霍霍,把争抢的官司打到了魏瑾面前。
“你怎么看?”魏瑾看着自己的大秘书。
“太快了,”单谦之思索片刻,“如今北方民心未稳,暂时不要放出这些消息,内部消化便可,机器产量暂时维持,局面不要扩大为好。”
魏瑾点头:“我的看法亦同,如今做工太过赚钱,大量流民弃耕寻工,我们的均田制还要推广,需要无地流民开垦荒地,扩大粮食。”
“均田制,”单谦之和她说起这项改革,“如今北方士族几乎连成一气,不少人世族派人扮做盗匪,攻击开垦荒地的流民。”
均田制其实就是后世唐初的一种制度,流民们开垦的荒地,耕作一定年限后就归自己所有,死后归国家,国家再把无主之国分发给无地之民,暂时没有动士族的土地,但就是这样,他们也无法忍受了。
如今魏瑾不愿定品录官,他们的上层通道算是关闭了,垦荒和收纳流民,是他们扩大影响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