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1 / 2)

至于这玩意儿比等效防护厚度的铁鳞甲轻这一点,一开始外行人总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稍微理性定量分析一下的话就不觉得奇怪了——打个比方,如果都是等效5毫米厚度钢板防护强度,那么用板甲的时候便只要一块5毫米厚度的钢板便够了,而鱼鳞甲要达到这个防护效果,至少也要保证每一片鳞片有5毫米厚。

但问题是鱼鳞甲连缀起来的时候是有交叠的部分的,上下两层甲叶叠加的部分至少有占到甲叶面积的三分之一吧?所以等效下来就相当于鱼鳞甲有三分之一的总面积是1厘米厚的,只不过这些地方厚的大而无当,并没有让防护得到提升,反而在鳞片打孔等部位留下了弱点。而如果非要做到万全等效厚度和板甲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叠加浪费的话,那就只能做成铁札甲了——铁札甲就是那种一片片甲叶做成矩形,然后拼接起来用皮绳左右绑定,而非上下穿孔叠层固定,这玩意儿理论上等效厚度和板甲一样重,但是其甲片之间接缝的强度就可怜得很了,如果倍射中了或者刺中了接缝部位,几乎相当于是零防御。

除了厚实的胸甲以及和胸甲样子差不多、只是没有弧度的背甲之外,这套甲胄别的部位差不多都还是和传统明光铠、山文铠的鳞片形制相若的。当然所用的钢料品质自然是提升了不少,从光泽上就能看出来。

放下铠甲之后,罗士信拿起一顶头盔时又大吃了一惊,这头盔的形状实在是太过天马行空。突兀非常了,不但是钢质浑然一体打造的,而且居然还棱角分明。而且还带了一个铁面具!

古代中式铠甲也并不是没有面具,仅仅比隋朝早几十年的北齐时。兰陵武功王高长恭就是个打仗带面具的主儿,而且是金属面具,虽然高长恭带面甲的动机据说了为了防止被敌人看到他长相太帅太娘炮而鼓舞了敌军士气,但防护效果咱还是不能否认的。但是无论是何种面甲,至少看上去都还像一张人脸,但是萧铣军给新式头盔配备的下拉式活动面甲,却突兀地像一张尖锐的鸟嘴……

这其实是萧铣博采众长后的结果。在铠甲上,他选择了制造工艺相对便于适用于大块件的米兰式胸甲。而在头盔上,他则是采纳了哥特式板甲的优势造型。

让中国人区分西洋板甲的流派,其实着实有些强人所难,不过说人话翻译一下的话,米兰和哥特式的差别,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米兰甲造型很圆润,几乎没有棱角,而哥特式正好相反,到处都是棱角。

这一点其实和另一个曾经让大部分中国人很头疼的高逼格话题——欧式建筑风格问题差不多,“巴洛克风格”的房子都是很圆润的。而带着大尖顶的比如科隆大教堂之类的建筑,就是哥特式。一切哥特式,似乎都和直欲刺破苍穹的尖顶有关。

最新小说: 征服宇宙从蛋壳开始 缘华 正当关係 JOJO-暗杀者 伊底帕斯的诅咒 【名侦探柯南零她同人】荼蘼 如果传说是真的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特传同人】消失的传说 [综漫] 御幸君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