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哥吉拉的影响力甚至遍及海外。例如松井秀喜(注12)在高中棒球时期以哥吉拉为外号直到美国也照样通用,这可说是因哥吉拉的知名度而沾了光的例子。美国人在介绍松井秀喜时,也会特别以「Hideki "Godzilla" Matsui」称呼之。专门开发网页浏览器的美国企业「Mozilla」基金会,其由来就是「马赛克」与「哥吉拉」的复合词(Mosaict+Godzilla)。而好莱坞也已拍出了第二部 哥吉拉电影。不过,我想国外对于《哥吉拉》的剧情,比较不会着墨于日美之间的关系吧?此外,《G-fan》之类的英语同人志,或是以传记体解析哥吉拉或是圆谷英二、本多猪四郎的大部头英语文献也逐渐增加中。
英国的电影研究家科莱特·巴尔曼(Colette Balmain)所着的《日本恐怖片入门》(二〇〇八)中,将《哥吉拉》和《雨月物语》(注13)做了一个比对。该书以〈广岛原爆后的恐怖片〉为标题,使用日语中的「内」、「外」概念,做出了详尽的分析。我光是读过一遍就感到惊为天人。因为这位英国人不但对「鬼在外,福在内」这句话做出了深刻的分析,而且还不是强加英国人理论于其上,而是理解对方的脉络,找出日语的关键字分析以进行研究,而使我非常惊讶。
既然关于《哥吉拉》的论述如此广泛地国际化,那么大家论述哥吉拉的理由究竟为何呢?我想其动机就是在二〇一四年,哥吉拉满六十周年所制作的好莱坞版《GODZILLA》(注14)吧。既然「我们的哥吉拉」(注15)再度以「他们的哥吉拉」的身分侵袭日本,我们必须迎接的会是什么样的哥吉拉呢?以好莱坞风格的解读方式,将核弹试爆转译为攻击哥吉拉,来掏空哥吉拉原本的涵义吗?这点我真的感到相当地好奇。
那部电影似乎是以3D电影的方式上映(注16)。但是,使用3D眼镜让影像从大银幕中跳出来的技术,早在《哥吉拉》上映前一年的一九五三年,也就是六十多年前,就已经从美国引进日本,并不是什么全新的创新或技术。虽然市场上大力推销3D电视,但就我个人所知的范围里,3D电视节目只有新力公司赞助的「THE世界遗产3D GRAND TOUR」等少数节目。既然哥吉拉电影将会运用许多人已经看到习惯的3D视觉技术,那么在内容上就应该会多下一点功夫吧?
一九九八年,当我看到如同巨大鬣蜥的美制《酷斯拉》初次登陆日本时,那种可以轻取猎物的模样反而令我笑了出来。在片头登场的真实鬣蜥,也许是想表达这就是所有故事的开端吧?而选择法国大溪地作为舞台,可能就是为了把美国作过氢弹试验的历史背景给转化掉吧?话说回来,从这次第二回 的美制《哥吉拉》中,明显可以看出制作团队真的有用心拍摄。
自从迈入二十一世纪后,大量使用电脑绘图的众多怪物电影,好比《科洛弗档案》、《超级战舰》、《环太平洋》这类将日本特摄剧给比下去的电影,还能看出几个日美文化互相较竞的桥段。而且制作团队除了研究怪兽电影,也看得出在制作上颇有致敬经典作品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