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贾岛一生落魄不堪,但对诗歌总是抱着一颗赤诚的心,认为诗人就应该把诗歌当成生命中的全部,这种精神最值得后人学习。王建在《寄贾岛》中说:“尽日吟诗坐忍饥,万人中觅似君稀。僮眠冷榻朝犹卧,驴放秋田夜不归。”日子过得清苦,贾岛写起诗来还是安之若素,乐此不疲。生活苦一些无所谓,总还是要一天过下去的,可怕的是没有追求、没有信仰,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信心,那就是行尸走肉了。还是让我们看看贾岛对所从事的事业的虔诚吧。他在《戏赠友人》中写道: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井里面没有水,是废井;有水而无人汲,还是废井。天天作诗,好比每天从井里汲水,“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给人的感觉总是全新的,永远不会有厌倦与乏味的感觉。有了这样的心态,有了这种精神,有了这种虔诚,何事不可为?
《唐才子传》还说,每至除夕之夜,贾岛必定要把这一年所写的诗歌放在供案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终年苦心也。”然后痛饮长谣而罢。这才是真正的“敬业”,才是真正的热爱诗歌。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敬畏之心,才能把它做好。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说:“贾岛同时代的人,初唐的华贵,盛唐的壮丽,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腻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种幻灭感。他们需要一点清凉,甚至一点酸涩来换换口味。”喜欢新口味,永远是万物发展的趋势与动力,但人们偏爱贾岛诗歌的清寂幽僻,除了喜欢“酸涩”的味道,还尊重他执着的态度。晚唐的李洞可谓贾岛最忠诚的支持者,《唐摭言》记载他铸造了贾岛的铜像,经常手持念珠念贾岛佛。一旦知道谁喜欢贾诗,他就手录贾诗赠之,并再三叮咛说:这无异于佛经,应该焚香而拜。
九、柳宗元(1)
证明学识渊博的途径有多种,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种就足以令人仰视,如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或者知道柳宗元有五种以上的称呼,如柳河东、柳柳州、柳八、柳子厚、柳员外、柳仪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