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这与范滂的教诲何等相似。
2.见微知著
烧掉苏轼文稿的王氏,应该称为小王夫人,她是苏轼的续弦,大王夫人的堂妹,可能因为没有侍奉过伟大的婆婆,所以思想境界上始终没有大的飞跃。苏轼的原配是王弗,也是四川眉州人,十六岁嫁给苏轼。当时苏轼号称十九岁,实际上只有十七岁多一点,因为苏轼是农历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按照当时的计算方式,刚满月的他就已经达到两岁了。这样想来,他虽比兄弟苏辙大了四岁,实际年龄却相差并不多,所以两人也有共同语言,能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苏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又说:“我年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苏辙则回应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这也催生了“明月几时有”这样的绝妙好词。
哥俩感情虽好,可性格相差很大。传说苏洵曾携二子一去拜访张方平,张方平惊异于两兄弟的博闻强记,有心测试他们俩,于是将苏轼兄弟叫过来做六道题目,自己躲在隔壁屋里透过洞穴观察他们的举动。两兄弟拿到题目,立刻紧张地构思起来。不久,苏辙对其中的一道产生疑问,用手指给哥哥苏轼看,苏轼不发一话,只把手中的笔倒过来在桌子上敲,示意此题出自《管子》。苏辙犹疑不决,又问下一道题。苏轼拿起笔果断地把这个题目勾划掉了。两人做完题后,呈给张方平看。张方平相当欣喜,因为苏轼勾去的那个题目没有出处,乃是老张故意试探这哥俩的。事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两位公子都是天纵之才。哥哥机智敏锐,才华出众;弟弟老成谨重,成就或许还会超过兄长。
这个故事是来说明张方平有鉴人之能的。张方平也许真有这样的超能力,传说他早年很不喜欢王安石,说这个家伙不能当领导,否则会闹得乌烟瘴气。也许是受他的影响,与张方平交往甚密的苏洵也很讨厌王安石,据说还曾写过《辨奸论》,预言王安石将成为治世之奸贼,会折腾得大家不安宁。苏洵的《辨奸论》其实比上面的这个故事还不可靠,虽然相信的人很多。不过,苏洵确实有预言的天赋,有见微知著的才能,至少对他的这两个宝贝儿子所作的预言惊人地准确。苏轼的小名叫作“和仲”,苏辙的小名叫作“同叔”,因为苏轼还有个大哥名为景先,这位老大很早就夭折了。庆历七年(1047),苏轼的祖父苏序(因为其祖父名序,所以苏轼给人写序往往称“叙”或“引”)去世,在外面游荡了很久的苏洵奔丧回家了,履行了父亲的义务,于是兄弟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名。苏洵写了一篇《名二子说》,专门解释自己为什么给两个儿子起这样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