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页(2 / 2)

苏轼所说的“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涉及到曹操与孔融的交锋。建安九年(204年),曹操的大军攻下了袁绍的老巢邺城,曹阿瞒立刻派人赶紧去抢倾国倾城的甄宓(袁绍的二儿媳),结果左右汇报说已经被五官将(其子曹丕)抢先一步了。曹老无可奈何,只好顺水推舟,把甄氏赐给了曹丕。孔融知道了这件事,写信存心来挖苦曹操,先称赞了老曹破袁的武功,然后玩了一把春秋笔法:“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也认为自己是个博学的人,书读过不少,怎么就没听说过这个段子呢?后来碰到了孔融,虚心向孔融请教。孔融阴阳怪气地说:“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想来是这样)。”

另一种说法是苏轼的典故其实是有出处的,但他自己或许忘了,或许为了保存座师的颜面,故意不说出来。苏轼是个极聪明的人,应该不会这样伶俐与狡猾。传说欧公曾经向刘攽写信请教一些典制掌故问题,如“入阁起于何年”等。刘攽正在喝酒,看到来信就对信使说明天回复。信使出发后,这位刘攽想想又不对劲,这么好的机会自己怎能放过,当即派人将信使追回,让他在堂下等着,自己现场回信作答。然后刘攽就放出话来:“好个欧九,极有文章,但可惜不甚读书耳。”苏轼听到刘攽的评语后,感慨说:欧公竟然还被人讥讽不读书,这还让我们这些人活不活?

十五、苏轼(4)

当我们看到苏轼这样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依然那样刻苦读书,并且还谦虚地声称他懂得不多时,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被这位大才子逼迫得没有什么活路了。史书说,“公尝言观书之乐,夜常以三鼓为率,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有时书籍的来源有限,苏轼就到手的书反复阅读,他还创造了著名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又答王庠书》)。

他对书的痴迷,曾使身边的人苦不堪言。在黄州闲居的时候,苏轼坚持每夜读书,有天晚上读到杜牧的《阿房宫赋》,每读完一遍,就再三感叹,越读越觉得味道十足,到夜半时分还没有睡意。在外面侍奉苏轼的是陕西的两个老兵,夜深了,两人年纪大了,实在熬不住了。其中一个人发牢骚说:不知他读书有甚好处,夜久寒甚,还不肯睡!连声感叹日子真苦。另一个则说苏大人读的文章其中也有两句好的。前者大怒,说:“你又理会得甚底?”后者幽幽地说我喜欢文章中那一句“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苏轼偷听到他们的对话,也哑然失笑。

最新小说: 春桃(古言,1v1)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 混沌月光(骨科 H) 【np万人迷】人人都爱辛西亚 努力达成be结局失败后(西幻nph) 北冥有鱼【探案】 渴肤 了不起的关系 黑心小白兔渣了偏执魔尊 霸总O和金丝雀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