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太后的垂帘听政,曾让哲宗皇帝十分郁闷,他觉得自己正儿八经的坐在龙椅上,但一旦讨论国事就被晾在一旁,“只见臀背”,即只能看见众位大臣的背影与屁股,插不进半句话,所以他对白胡子的旧党充满怨恨。现在他掌握大权,自然要扬眉吐气,将那些所谓的托孤重臣一个个踢出朝堂。苏轼首先成为他出气的对象,对这个老师,哲宗没给他好脸色。当苏轼前往定州任职,临行前要求面见陛下时,哲宗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然而,这是噩梦的开始。
十五、苏轼(11)
随着新党一个个趾高气扬的回到朝廷,苏轼等旧党的处境越来越艰难。苏辙的执政权力很快被收缴了,苏轼贬官的速度也赶上了升迁的速度,他连续五次接到贬谪的皇命,贬官的位置离京城越来越远,最后被撵到广州惠州。诗人在惠州的生活很窘困,菜要靠自己种,酿酒的米也不充裕,但他安之若素,并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但苏轼这个愿望也很快落空了。他又被责授为琼州(今海南琼山)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儋耳)安置。据说是因为苏轼有诗云“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章惇等看见后,嫉妒苏轼还能在春风中听着寺院悠远的钟声午睡,于是就颁布了新的命令。
当时苏辙要贬往雷州,两人同行,分手时,苏轼还很洒脱地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谁知这一别竟成永诀,两人真正只有遥相对望。到了儋州,苏轼的生活更为艰苦,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而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刚到海南,他还住在馆舍。后来朝廷派人来巡视,又将他从馆舍中撵了出去,他只好自己搭了个简易的房子。不过,苏翁的生活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读书写诗之余,还经常串门闲聊,带着大酒瓢,在田野里边唱边走,偶尔还露两手妙手回春的绝话。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即位。又是太后听政,元祐旧党时来运转,重新被启用,苏轼也获得了选择住所的自由。他渡海北归,来到常州,身染重病。传闻在临终前,他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我不会下地狱。诗人一如既往地充满了自信,他还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另一则逸闻则认为他临死之时,曾经有过困惑,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死了究竟好不好。小儿子继承了他诙谐的性格,自信地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很纳闷,小伙子解释说:千百年来,死去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回来,可见死后的生活很幸福。
十六、柳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