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清照改嫁一事,明代以前大家都是认可的。清代以来,很多人说这是诬蔑。他们找了许多理由,如当时李清照年纪很大了,不必改嫁;清照与明诚肝胆相照,感情坚如磐石,不会改嫁;官宦出身的妇女,不能改嫁;清照晚年曾自称“嫠妇”,意即寡妇等等。其实,宋代妇女改嫁颇为寻常。范仲淹的母亲,就是一例。陆游的前妻,也是一例。
无论是否改嫁,晚年的李清照都让我们潸然泪下。一个宠儿,一位才女,年老却孤苦无依,国破家亡夫死的痛苦,一样都没有少,到后来,除了寂寞,什么都没有,只能在凄苦中咀嚼余生。看看这首《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霄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是一个春意渐浓、天气晴和的元霄节,太阳刚刚落山,灿烂的晚霞映照全城,大街小巷,鳌山矗立,彩灯高悬,鼓乐喧天,但见火树银花游人如云。词人独自坐在家里,默默思念亲人,不知从何处传来一阵凄迷哀怨的笛声,使她更加感到悲凉。忽然门外响起了清脆的銮铃声,从闹市驶来一辆辆“宝马”驾着的“香车”,原来是词人昔年在一起饮酒赋诗的女友兴致勃勃地前来邀她同去观灯。对昔日闺中友好的盛情,词人铭感在心,如今境况不同,苦乐有别,已非同路之人,于是她婉言相谢,独倚寒窗,等待夜尽天明。孤灯之下,她回首往事,想起当年在汴京的情景:那时天下太平家道隆盛,恰值风华少年青春如花似锦,每逢三五佳节总要打扮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呼朋结侣到都城之内看灯,尽情欢度元霄之夜。如今时过境迁历尽劫波江海余生,两鬓如霜形容憔悴,哪里还有兴致深更半夜出去游逛,倒不如藏在帘儿底下去“听人笑语”。欢乐都是人家的,自己唯有躲在一旁,偷偷地听听他人的笑声。
二十、周邦彦(1)
死去的周邦彦比生前更为尴尬。生前的他无非是飘零不偶,被人遗忘在世间的角落而已;而死后的他却是上天入地,几无安宁之时。褒之者认为他是词坛巨擘,古往今来的集大成者,宋词七大家中的第一位,如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词至美成(周邦彦),乃有大宗,前收苏(东坡)、秦(观)之终,后开姜(夔)、史(达祖)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陈匪石《宋词举》也说:“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两宋之千门万户,《清真》一集几擅其全,世间早有定论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他是“词中老杜(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