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东方壁垒”(ost wall ),也被称为“黑豹阵地”(pant her -st el-l ung )。即德军的东线纵深防线。据称1943 年春季就决定构筑,却一直进展迟缓。曼施坦因将此归咎于西线占用了大量工程材料,西顿也附和这种说法。戴维·欧文却认为,由于东线铁路一直忙于输送进攻兵力和武器,并没有余力运输防御材料。就这一点而论,真正影响防线构筑的,或许正是曼施坦因本人。因为在1943 年春夏季,东线的主要运力,几乎都被他的“城堡”所占用。
“城堡”战役开始后,希特勒很快感到形势不妙。还在胜负未定的1943 年7 月8 日,就决心加速防线的构筑。8 月12 日,陆军总部下达了关于“东方壁垒”的正式命令(元首第10 号命令)。根据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的建议,“壁垒”以第聂伯河为主要屏障。由南至北,经克里木半岛东岸、莫洛奇纳亚河、第聂伯河中游西岸、莫吉廖夫、维捷布斯克、波洛茨克、西德维纳河。
防线位置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并开列了一堆损失清单:
德国空军和国防军统帅部认为,新防线将导致苏联飞机逼近德国本土,允许红海军重返新罗西斯克海军基地,威胁克里木的运输,使德国和罗马尼亚、土耳其、保加利亚关系恶化。德方还将丧失32 个前进机场,使空袭乌拉尔工业区,以及高尔基、萨拉托夫、格罗兹尼的计划难以为继。1943 年夏季,德国空军曾对上述一些地区实施过轰炸(详细见上一卷)。
经济上,顿涅茨盆地的煤和粮食将回到俄国人手中;失去扎波罗热水电站后,尼科波尔的锰矿和克里沃伊罗格铁矿也无法开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工业设施都将失去意义。
北方集团军群和德国海军同样反对:屈希勒尔直接拜见希特勒,指出撤退到新防线,虽然可以节省出9 个师供给其他战线,却也意味着在列宁格勒多年的战果毁于一旦,大批德军的坟墓将留给俄国人。德国海军则担心,苏联海军将危及波罗的海的德国潜艇人员训练和瑞典的矿石运输。希特勒本人也害怕芬兰会因此变卦背叛。
经过讨价还价,出于控制芬兰湾,阻止苏联舰队进入波罗的海的考虑,防线北段被建议收在维捷布斯克、涅韦尔、普斯科夫、楚德湖和纳尔瓦以东。在希特勒本人的关注下,第聂伯河东岸的扎波罗热也必须防守。
和防线位置相比,构筑进度和竣工时间更让人关心。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和托特组织又发生了矛盾。他拒绝由后者的工程人员指挥修筑,对于钢筋混凝土的永备大型工事也没有兴趣,而更倾向于土木阵地。9 月4 日,蔡茨勒又在指示中强调,应将防线以东25 英里内的全部居民赶走,“东方壁垒附近必须变成一片荒原”。
在争吵和扯皮中,防线的完成遥遥无期。蔡茨勒希望能在10 月底完工。南方集团军群后方地域司令部则规定为11 月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