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2 / 2)

以色列在战争的善后工作告一段落之后,从1952年至1953年期间开始,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向国际上寻求遏制保障。正巧,1953年英军总参谋长约翰·斯莱塞空军元帅正式使用了“遏制”这一概念。翌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在“大规模报复理论”中引用了遏制概念。当时以色列甚至试图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或准成员国,提出了与欧洲防务共同体进行合作和加入英联邦的要求。但是,以色列的努力都失败了。其原因很多,借用西蒙·佩雷斯[①

以色列军事评论家,曾任以色列国防部长。——译者注]的话说,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和欧洲各国政府怕惹怒阿拉伯人。当时,欧美各国政府还正在忙于朝鲜战争的善后工作,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年9月),与伊拉克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4年),缔结巴格达条约(1955年)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世界性的封锁苏联体制。

二、第二阶段: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重进中东和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5-1958年)

美国于1954年1月改为大规模报复战略,翌年(1955年)与英国、土耳其、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签订巴格达条约,把北约的范围从土耳其延伸到印度。这个沿苏联三千英里边境展开的同盟遭到苏联强烈的反对。苏联于1946年被迫从伊朗撤退后,并未放弃对该地区的野心。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同一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外长于1955年4月发表谈话说:“中东是苏联的近邻,苏联对该地区所发生的事情不能不表示关注。”1955年9月,苏联通过捷克向埃及提供武器。这是苏联第一次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武器。1956年以及1958年,又先后向叙利亚、也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印度尼西亚提供武器。苏联向埃及提供武器的戏剧性变化,是把纳赛尔当作当代的撒拉丁[②撒拉丁(1138-1193)埃及的苏丹(1174-1193)。艾犹比特朝的创建者。征服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大部。1187年占领耶路撒冷。欧洲为此震惊,举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但被撒拉丁击败。——译者注,松鼠妖注:撒拉丁素库尔德人的说。]使他与欧美对立,进而成为一个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推崇者,与此同时,将自己扮成阿拉伯人的最大盟友。这个莫斯科——开罗轴心不仅使以色列,而且也使美国和英国大吃一惊,他们深深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如果苏联和埃及控制中东,欧美各国的石油供应将被切断,北约将陷于被包围之中,苏联不费一枪一弹,欧洲就得实行中立。

这种局势,只要有个导火索就足以引燃熊熊战火。1956年7月

19日,美国通告中止提供阿斯旺水坝建设的援助资金,这就成了导火索。遭受这个通告打击的埃及,于数日后的7月26日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用其收入充作建设水坝的费用。纳赛尔总统这项声明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光辉顶点。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埃及在军事上吃了败仗,但是苏联的大规模的军事、经济援助缓和了这种军事上的败绩。

最新小说: 潘塔斯女神(NP)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 【np万人迷】人人都爱辛西亚 努力达成be结局失败后(西幻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