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至1973年。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和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是在英法对美苏的战略结构中进行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使中东地区的霸权由原来在英法手中而转至美苏手里。六天战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背后潜藏着美苏争夺霸权的性质。下面回顾一下中东战略结构形成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早有南进企图的斯拉夫民族染指中东和欧美加强防务体制(1945——1949年)
1945年,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苏联已经计划要在
1945年6月至1947年初对中东进行一次大的突破“作战”。由此,美苏开始了一场特殊形式的“战争”。对这场“战争”感觉迟钝的美国在大战结束一年半之后才发现苏联的企图,于是在1947年3月12日发表了“杜鲁门主义”声明,宣布奉行对苏封锁战略。勿庸置言,构成“杜鲁门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当时首席苏联外交问题专家乔治·凯南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克里姆林宫政策的特点是变化不定,到处钻空子,乘虚而入,企图填补权力真空,有鉴于此,对苏联必须进行“长期的、有耐性的、毫不动摇的无隙可乘的封锁”。美国当时应该首先对付的是出现于东地中海的危机。
美国对土耳其和伊朗的政策取得了暂时的成功。1946年秋,苏联施加压力的重点集中到希腊。如果希腊崩溃,那么土耳其和伊朗的垮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杜鲁门总统采取了封锁苏联的第一项新政策。他说:“在这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它所产生的影响将不限于东方,也将波及西方,我们应当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在1946年至1948年期间,美国向希腊提供了5.25亿美元的经援和2亿美元的军援。根据1949年至1952年的“马歇尔计划”提供了经济援助,实施了柏林空运,进而在1949年4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正面的对苏封锁大体上完成。
1947年11月,在美苏这种冷战形势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案。翌年,即1948年5月15日,犹太人宣告一个犹太人日夜盼望的独立的国家建立了。以色列独立宣言发表11分钟后,美国宣布承认以色列国。苏联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对以色列这个新生国家,当时美苏的利益是一致的。在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停火期间,以色列从捷克共产党政权(1947年2月刚刚诞生)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轻武器、火炮和弹药,就是一个佐证。甚至还组织了从布拉格到雷霍沃特的定期空运。飞机是从美国和英国秘密购进的。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美苏共处外交明显地表现出来,它削弱了英法在中东地区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