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侯赛因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组织起来,建立了救世军,由他从未指挥过军队的侄子卡德尔·侯赛因担任指挥。卡德尔·侯赛因为了购买武器前往大马士革,但遭到拒绝。就这样,侯赛因派和考克吉派双方在仍然保持对立的情况下进入了巴勒斯坦战争。如果说两派之间相互作了点妥协的话,那仅仅是决定考克吉军队在巴勒斯坦北部方向作战,侯赛因军队在东部方向作战。考克吉军队有8,000人,其中各国派遣的人数如下:
叙利亚;1,000人, 1个75毫米炮兵营。
黎巴嫩;500人。
伊拉克:2,000人, 2个炮兵营。
约旦:500人, 1个炮兵营。
沙特阿拉伯;2,000人。
埃及:2,000人, 1个炮兵营。
另一方面,侯赛因的救世军由两个分遣队(每队1,000人)组成,一个分遣队进驻利达机场地区(现在的卢德机场),一个分遣队担任耶路撒冷的守备任务。阿拉伯人居住地区的男子几乎全被动员起来。开展游击活动和负责居住地区的警备。但是,侯赛因的控制还远未达到基层。
第五节 “哈加纳”[① 希伯莱语,意为“自卫队”。译者注]——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是以色列军队从过去的警察部队变成现代军队的转换时期。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独立时,以色列有三个武装集团,它们是犹太人社团的地下组织——“哈加纳”和非正规部队“伊尔贡·兹瓦伊·卢米”[②
希伯莱语,意为“民族军事组织”。——译者注]以及“罗哈米·黑尔兹·以色列[希伯莱语,意为“以色列自由斗士’。简称“莱契”。—译者注]3”。后面的两支非正规部队在巴勒斯坦战争初期被以色列国防军改编接收。[松鼠妖注:伊尔贡和莱希是反对派的武装,被称为恐怖组织,后被哈加纳强制缴械解散,见《以色列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