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以色列军队的战略、
作战思想和作战计划
六天战争可以认为是经过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获得新生的以色列国防军的18年建设的总结。
一、战略、作战思想
战争指导:
1. 以色列的敌人是阿拉伯国家,不以其他大国为敌;在阿拉伯国家中,主要敌人是埃及。
2. 必须打速决战。为此,必须进行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
3. 必须在联合国和大国介入之前结束战争,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战果巩固国家的存在和消除未来的战争威胁。
4. 决定以色列国家存亡的关键是军事力量,对国际舆论不可抱有幻想。
5. 采取内线作战,各个击破阿拉伯国家军队,不同时进行两线作战。尤其是国防部长达扬,他力避对叙利亚、约旦同时开战。
作战思想:
1. 现代条件下的战争特别是沙漠地的作战,其胜败取决于制空权的归属。因此,战争初期要通过空军的集中运用摧毁阿拉伯空军。
2. 装甲部队是地面战斗的主力,要以奇袭和快速的机动作战席卷战场,不给阿拉伯军队以喘息之机。
3. 野战指挥官必须处于战场的关键地点,成为机动作战的推动力。只要战斗损耗在50%以下,就应该完成任务。
4. 陆、海、空应协同作战,尤其应发挥空地协同的战斗力。总参谋部应为此创造条件。
5. 情报是战斗力。战役战斗情报和战略情报的连续性极为重要。情报有助于发现决胜点和捕捉战机。
6. 应利用天然屏障保障边境安全。
二、兵力
1967年6月4日,以色列军队总兵力已达25万人。其中常备军5万人,预备役20万人。陆军25个旅,22.5万人。25个旅中包括9个装甲旅、
2个机械化旅、10个步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