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乌姆·卡泰夫阵地的措施完成后,沙龙师开始向该阵地进攻。“谢尔曼”式坦克营和机械化步兵营从正面进攻,“百人队长”式坦克营越过人们认为不能逾越的沙丘地区从北面实施包围。他们的计划是:趁“百人队长”式坦克营对阿布奥格拉公路交叉点附近实施牵制性进攻时,阿丹步兵旅的3个营分头突入乌姆·卡泰夫阵地的第三道防线的堑壕,扫荡壕内埃军;在此期间,“谢尔曼”坦克营从正面进攻乌姆·卡泰夫阵地,然后随阿丹旅加强包围态势。
这个进攻计划从6月5日日没后以军2名侦察人员向埃军炮兵阵地伞降时开始。以军炮兵于5日黄昏向前推进,待夜幕降临后开始射击。下午10时30分起进行30分钟的炮火准备。在此期间,阿丹旅的3个营乘图波利上校的装甲旅实施牵制之机,从北面突入第三道防线的堑壕。坦克连在步兵营后面跟进。为便于部队间的夜间识别,坦克连和步兵营的夜间标识是各自携带的红、蓝、绿三色闪光灯。与此同时,空降营也分三批乘直升飞机降落在埃军的炮兵阵地上,破坏了火炮及车辆等。至此,埃军乃溃败。
在此之前,进至阿布奥格拉附近的“百人队长”式坦克营一直在等待主力发起进攻。进攻乌姆·卡泰夫阵地的战斗一打响,“百人队长”式坦克营就攻击了阿布奥格拉的鲁瓦法水坝支撑点,接着向乌姆·卡泰夫前进。前进是小心翼翼的,这是因为他们还记得1956年阿布奥格拉战斗中所发生的坦克部队与友军相误击的教训。
6月6日凌晨3时30分,“谢尔曼”式坦克营突入乌姆·卡泰夫阵地时,晚于预定计划。在工程兵排除阵地内地雷的同时,坦克营担任扫荡阵地的任务。同一时刻,图波利旅长收到了两坦克营营长关于受到射击的报告,于是命令“谢尔曼”式坦克营停止射击。这次坦克射击是夹击卡泰夫阵地的两个坦克营之间的误射。
124页表格:各地区直接航空火力支援出击架次和坦克、人员损耗
125页地图:阿布奥格拉战斗(1967年6月5—6日)
在此之后,正在鲁瓦法水坝附近集结的埃军坦克部队开始向乌姆·卡泰夫阵地方向移动。图波利装甲旅的两个营等候在埃及坦克部队的前进路上,同正好进至当地的约菲师的塞拉旅一道,
击退了埃军坦克。埃军损失了40辆坦克,开始撤退,以军损失了19辆坦克。沙龙准将准备向下一个目标——纳赫勒和米特拉山隘推进。这样,不到12个小时,阿布奥格拉阵地被沙龙师占领了。
三、埃军溃败——命令撤退
战争初期以色列空军的突然袭击,震动了纳赛尔总统等埃军首脑。尽管在5月末至6月初的危机迫近情况下埃及曾预料以色列会发动突然袭击,但这次还是受到了巨大冲击。埃军总参谋部惊得不知所措,西奈的防御部队得不到应该进攻还是应该防御的命令,只能眼睁睁看着以军进攻而束手无策。由于以空军在短时间内实施了多批次的攻击,埃军还误认为是美国第6舰队的舰载机来袭。埃军这样判断,是有其理由的。一是因为他们收到了安曼的通报,说约旦军队的雷达在克里特岛方向捕捉到了大编队;他们还考虑到美第6舰队的电子侦察船正在阿里什和塞得港北面数英里海面上游弋,截收和干扰着埃军的通信。再一个重要的证据是被俘的以空军飞行员携带的高分辨率的航空照片。埃军认为以空军没有这种技术,只有美、苏两国的间谍飞机才能拍摄这种照片,而苏联是不可能帮助以色列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实证明美国是以色列的同谋。他们想到5月28日美国政府曾施加强大压力,要纳赛尔总统绝对不要进攻以色列。苏联也和美国一样地施加压力,要埃及不要诉诸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