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以色列的情况又怎样呢?1972年以色列有两大失策:一是对战争威胁作出了错误判断,二是根据这种判断削减了军备。以军当局发现1972年7月苏联人从埃及撤走后便认为,埃军的作战能力降低了,战争的可能性减小了。对苏联向叙利亚提供萨姆—3防空导弹、坦克等武器则认为,那仅仅是补给,不意味叙利亚的军备有了实质性增强。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以色列削减了边防部队,缩短了士兵服役期限,减少了国防预算,而把注意力放在发展国内经济上。以色列在
1972年放慢国防建设步伐时采取的战略是遏制战略。“遏制代价小”。据说这就是以色列采取遏制战略的理由。由此可见,遏制失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采取遏制战略的动机。以色列认为埃及在忙于解决国内问题,因而从加强国防转向了注重经济建设。
总之,1972年10月埃及决定发动有限战争时,以色列的遏制力并未发挥任何作用。埃及一向认为以色列的遏制力不过是一种威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遏制成功与否本质上取决于被遏制一方的认识
如何。以色列采取削减边防部队等行动,从关心国外问题转向关心国内问题,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进行一场短期的、目标有限的战争的可能性。
二、五月战争的推迟(1973年5月17日)
据判断,五月危机的情况是,阿拉伯国家企图发动战争的情况事前已被以色列察觉到,以色列下达了动员令,采取了遏制行动,为此阿拉伯国家不得不推迟战争。可以认为,这是遏制成功的典型例子。
1972年11月,埃及着手拟定作战计划。1973年1月,阿拉伯国家召开军事会议,协调如何对以色列作战和政治行动等问题。
2月,萨达特总统命令总参谋部研究开战时机,并指示在开战后24小时内要确立绝对优势。关于开战时机,总参谋部提出了三个方案:
5月、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