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页(1 / 2)

(2)当前的防务措施与长期的防务措施失调

1970年8月埃以双方达成90天停火协议后,以色列动用20亿以镑一相当一年国防预算的1/3——开始加强西奈防线,对原来的巴列

夫防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当时,副总参谋长塔尔对这条巴列夫防线的效果表示怀疑。达扬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西奈半岛的防御有常备军和空军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在前线进行积极防御,他们强调的毋宁说是遏制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西奈和戈兰两个方向的阵地缩小了,仅部署了少量的防守部队。此时以色列的战略是“防御与遏制相结合”的战略。要进行防御,就需要实际上是担负遏制任务的部队;而要进行遏制,又需要具备确有防御能力的部队。1970年以后,巴列夫防线上的支撑点从最初的40个逐渐减少到16个。埃以双方力量对比为12:1,第一线兵力甚至为30:1,埃军占绝对优势。巴列夫防线也从当初迟滞阵地的任务改变为警戒阵地的任务。与此同时,在战略上逐渐转向以依靠遏制力为主。1972年以色列采取的一系列决定性措施证明了这一点。士兵的服役期限从36个月缩短为33个月,每年预备役的训练时间从60天缩短为30天,国防预算也由1970年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

(国家总预算的43.7%)削减到1973年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国家总预算的32%)。在国防费的使用上,节约了当前的经常性支出,而增加了研制未来新式武器装备的费用。

上述措施,是以色列作出重要决断的结果。当时以色列国防军面前摆着两条路:要么是使当前的防务上的努力继续下去,要么是不顾当前的不利态势,而重视加强未来的长期国防措施。达扬和他的同事们选择了后者。他们削减了第一线的兵力,把劳力和资金一方面向民间公司开放,一方面重点用在军事工业上,以加强武器装备的自给体制。还在1969年1月,法国就已宣布全面禁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美国对于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也犹豫不决,此时正是以色列痛感依赖外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危险性的时期。当时,以色列自己研制的武器装备中,“巴拉克”式喷气战斗机、自行榴炮,坦克、“加利尔”式自动步枪和“蜻蜓”式空空导弹等已进入生产阶段。这种异常重视科学和工业生产的措施,在资金和人力的使用上,使短期和长期的防务政策发生了失调。弹药和备件的储备只有数日份,而且由于设想未来的作战不会太激烈,连其的数量也减少了,过于重视长期措施的结果,导致十月战争中各种弹药和飞机部件不足。据估计,仅坦克部队就需要105毫米炮弹30日分250万发,价值约250万美元,可是军区一级的储备量却极少。以色列在第一线的兵力部署、弹药储备,国防预算和士兵服役期限等方面放松努力,结果使它在1972-1973年防务上出现了弱点。以色列在“遏制比防御省钱”的理由下削减了第一线防御兵力,转变为采取遏制战略。国防上的陷阱出现在它自己的脚下。

第七章--3

第四节 中东见闻录

[① 此节最先作为单篇文章载于日本《陆战研究》1980年10月号上。——作者注]

10月6日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日子,今年是这次战争的7周年。研究战史,将研究人员引向实战的现场。

最新小说: 潘塔斯女神(NP) 星星福利院养娃日常[美食]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玩游戏之后 [咒回同人] 每天都想叛逃高专加入咒灵 [咒回同人] 网恋对象是最强 春桃(古言,1v1) 操狐(强制甜宠、1v1、古风玄幻、高) 【np万人迷】人人都爱辛西亚 努力达成be结局失败后(西幻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