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动员体制以48-72小时内使预备役加入战斗为目标。今后这个体制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届时多数部队在24小时内可以完成战斗准备。此外,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虽然因为没有向人民发布公告而引起了混乱,但以色列按照固有的程序迅速进行了动员。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军之所以能够扭转战局,其原因是很多的;在这些原因中,迅速动员预备役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色列的动员,因为预备役军人的意志和行之有效的动员程序,所以才能够成立;但这种动员体制今后仍需改进。由于以色列常备军的规模较小,主要作战力量依靠预备役,所以整个国家必定在极短时间内就被卷入战争。
战后,以军运用战争的经验教训,对动员程序和动员机构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对于新的动员体制,从各个阶段上进行了演练。动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预备役军人的责任感和意志。这一点,已为以色列所经历的几次战争所证实。
三,增强战斗力
(一)概况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方最大限度地动员了能够投入战争的人力、阻止了以军的行动。这在苏伊士运河正面表现得特别明显,埃军数万步兵迅速占领了运河东岸一线。
另一方面,以军虽然增强了进攻部队,但由于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因此在战争初期未能击溃埃叙两军。约旦已明确表示要与叙利亚结成联合战线,将来这个问题会成为更重大的因素。
为此,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决定大力增强军队的作战能力,扩大战斗部队的规模。
(二)增强战斗力
1. 增加兵力,特别是要增加作战能力。
2. 随着步兵、机械化步兵、炮兵、工程兵和装甲兵等兵种的增强,要加强对协同作战原则的运用。
3. 加强前线部队。
4. 加强对预备役的训练。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的两年时间里,以军集中力量重新编组动员的部队,并加强兵力。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成果,兵力得到明显加强。今天的以军是一支数量空前的军队,并拥有大量的先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