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8月8日停战后,以色列并没有深刻研究战争的教训,他们只是强调自己已经掌握了克服“导弹屏障”的手段,结果,十月战争时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困境。
七、防空战斗的成果
十月战争中,以空军和埃及防空部队的对抗是这次战争的精华,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敌空军将航空部队用在完成下述各项任务上:
1. 对埃及渡河部队和渡河手段(桥梁和渡船等)实施攻击,
2. 对渡河成功后企图加强阵地和巩固桥头阵地的埃军实施攻击;
3. 通过破坏埃军的防空体系和空军基地,获得空中优势,
4. 直接配合以军地面部队作战。
(二)埃军防空部队在下述各方面获得了成功。
1. 在整个战争中,对地面部队的上空空域实施了有效的掩护。
另外,通过与空军协同作战,重创了以空军,打破了以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样,就为地面部队不受空中袭扰,顺利地渡河和在东岸进行战斗创造了条件。
2. 防空部队对渡河手段也实施了有效的掩护,因此,敌空军几乎未能破坏桥梁和渡船等。
为此,地面部队能够始终自由地将人员和装备前送到东岸或后送回西岸。
3. 由于有效地掩护了空军基地,所以彻底粉碎了以军企图把埃及空军象1967年那样消灭在地面的计划。
结果,在整个战争期间,埃及的所有空军基地都正常地发挥了作用。
4. 防空部队成功地保持了部署在野战军地域和后方地域的兵力的平衡。
这对控制敌空军扩大活动范围和将敌空军的进攻地点限定在作战地域和空军基地,发挥了作用。
同时,既保障了政治、经济、工业各中心的安全,又使这些中心正常地发挥了作用。
国内的社会活动也能保持正常,继续对前线实施支援。
5. 尽管大部分空军飞机和防空武器都参加了战斗,但空地协同仍能做到协调而有效。
6. 对付敌机低空攻击的措施也很有效,在这方面,出敌意料的技术手段取得了许多成果。
7. 在以军向西岸地域渗透、企图破坏“导弹屏障”一类突发事件中,防空部队作战计划表现出灵活性。
例如,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更部署,将各种防空导弹配置在位于敌武器射程之外的预备阵地上。
变更部署后,“导弹屏障”面对以军的突出部形成了凹型状态,掩护了担任阻击和反击任务的友军地面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