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之上,该项政策要确定美国在远东的利益的相对性”。一条滩头阵线(后经参谋长联席会议询问后
,改称为旧的洛东江防线)可以坚守一时,但不可避免会遭到损失。他写到:“至于这种损失是否称得上
‘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这要取决于人们给这个词什么样的涵义。”
接着,麦克阿瑟对驻朝官兵的士气进行了令人担忧的评价。如果事实果真如此,联合国军与共军的作
战能力则令人怀疑。这种指责不应是一位战区司令官对其部队即兴做出的评价,不过,麦克阿瑟没有对此
加以说明,他说道:
长期艰苦的作战已使得部队疲惫不堪,而一些可耻的宣传则使他们更加感到痛苦。一些宣传机构曲解
了撤退行动,并对官兵的勇气和战斗素质妄加责难。官兵的士气势必严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而要想让官
兵们心甘情愿地面对战争危险,必须向他们清楚地解释要他们以生命换取时间这一政治基础,并让他们充
分理解这一基础的必要性。
电文最后,麦克阿瑟力图把责任推到华盛顿方面,他要华府就驻朝联合国部队去留问题立即做出决定
。他指出,这一决定“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个战区司令官的能力……因
此,我的疑问是,美国现行的政治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是要无限期地,还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在朝鲜保持
某一军事地位,抑或是在可以撤离朝鲜时尽快撤离,以减少损失?正如我前面所指出的那样,在朝鲜统兵
的指挥部受到种种特殊条件的限制,这种情况下,其军事地位是难以保证的。但是,如果出于压倒一切的
政治来考虑这样的要求,联合国军能够坚守一定的时间,直至全军覆没。”
事实上,麦克阿瑟意在说明两点:一是美国的现行国家政策,既保日本又守南朝鲜是不切实际的;二
是官兵士气异常低落,极其危险。为起草回复麦将军的电文,杜鲁门总统1月12日召开了国家安全委员会
会议。国务卿艾奇逊认为,麦克阿瑟的电文无异于“一份留给后人的官方文件”——一旦局势恶化,麦克
阿瑟就可把责任推到华盛顿头上。他感到麦克阿瑟已刚愎自用,桀骜不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而且基本
上背叛了他的总司令的宗旨。
麦克阿瑟的电文使联席会议的参谋长们感到震惊。经马歇尔部长批准,参谋长们派柯林斯将军再次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