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进行试探性会晤。凯南说美国既不愿对抗也不愿继续打下去。这次会晤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不过马立克
却与莫斯科进行了联系。6月5日他们进行了第二次会晤,马立克告知凯南,他的政府愿意尽快和平解决朝
鲜问题。但是他说,苏联本身不能直接参与谈判,因而提议凯南同北朝鲜人和中国人联系。艾奇逊写道:
“毫无疑问,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一信息是可靠的,不过却含有某种神秘性,这使我们摸不透究竟预示着什
么,对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也心中无数。”
两个星期后,即6月23日,马立克大使干了一件极不平常的事:他在联合国为会员国发表公开声明而
出资兴办的广播电台上露面,宣称苏联人民认为朝鲜冲突能够得到解决。作为第一步,他建议交战双方开
始谈判停火与休战,如果双方都对和平抱有“真诚愿望”的话,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就不会付出太大的
代价。
艾奇逊立即要求美驻苏联大使艾伦?G?柯克跟莫斯科外交部进行接触,问清马立克的建议是否代表
苏联政策。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证实,马立克确是在阐明苏联的官方观点。葛罗米柯进一
步向柯克建议,军事停战协议应由军事代表之间谈判签署,谈判只限于解决军事问题,而不涉及政治和领
土问题。
葛罗米柯表示他不知道中国在停火方面的态度,但显然莫斯科和北京之间已经互通了消息,因为克里
姆林宫的人如不摸清中国人的情况,决不会说和平是有可能的。他们偶尔也许会是预言者,但却从来不是
遇事“过分乐观的人”。
有了这一绿灯,艾奇逊按照葛罗米柯的意见,建议举行军事当局的谈判。在6月28日参谋长联席会议
和国务院召开的联席会议上,助理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建议,由李奇微将军通过广播电台邀请敌方司令官
派代表参加一个会议。布莱德雷与柯林斯两位将军表示同意,但范登堡将军认为这表明联合国是在求和。
由于敌人正在联合国军手中蒙受损失,他对结束战争的意见提出质疑。但他并没有得到参谋长联席会议同
僚的支持,这不仅因为往朝鲜派有军队的美国盟国都赞成谈判,而且因为布莱德雷看到,如果不抓住这一
机会结束战争,就难以得到美国人民的支持。这次联席会决定成立一个工作组,为李奇微将军起草一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