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牺牲。
从实际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在开城举行和平谈判时就已结束。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已得到了各自原先打
算得到的东西,而且也决不会再得到更多的东西。随后进行的两年战争,真是可悲可叹,令人难以想象;
它简直不能叫做战争,因为基本上毫无目的可言,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两年的冲突中
,双方都一无所获。要防守或夺取一座山头,实际上都要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但是这种战斗实质上并没有
加强己方的阵地,也没有削弱对方的阵地。为争夺山头而进行的无数次血战,只会对局部战术形势产生影
响,而敌对双方的整体战略形势却未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参战官兵都有一种独特的
、几乎可以感觉到的绝望情绪,好像双方都在黑暗中朝着一个无法找到的出口摸索,但在摸索前进的过程
中,双方又不断地互相进行盲目的猛攻拼杀。
朝鲜境外的人们对这场冲突愈来愈冷漠,这更加剧了在朝人员的这种绝望情绪。在和谈很快陷入僵局
,大规模的攻势结束,而代之以争夺无名高地的局部战斗时,朝鲜的消息已不再是头条新闻。由于美国并
没有真正进入战争状态,而且与二战中国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相比,此次冲突只牵涉到很少一部分人,所
以朝鲜战争很快就变成了人们所说的“被遗忘的战争”。远在越南战争前,美国的陆、海、空三军人员在
国内对本国所进行的战争都觉得与己无关,也不感兴趣。不像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甚至没有在国内引起反
战情绪,引发示威和请愿。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几乎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只是那些有孩子在朝鲜的家庭
才显出关切的样子。随着1951年末部队实行轮换制,人员开始大批轮换,1952年轮换又有所加快,有人在
朝鲜的家庭开始关注家里人什么时间能轮换回来,而不是想方设法为所有人寻求结束战争的办法。朝鲜战
争没能像后来的越南战争那样引起人们感情上的反应,也许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国防部反对把战争升级
,不同意向朝鲜增兵。这当然也与中国人不再发起新的攻势有关。朝鲜战争没有像越南战争那样引起人们
情感上的反应,也是因为它是美国第一次抗击共产党的战争。许多美国人模糊地认为共产主义在亚洲已被
战线遏制住了。另外,部分是由于当时麦卡锡主义正在盛行,美国政要没有一个敢挺身而出,反对与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