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我们要和倭贼拼到底,大伙坚持住,援兵就会到的!”李如松鼓励大家道。
“看,那是什么?”李如梅忽然指着正北方向喊道。随着他手指的方向众人目光向北望去,只见一面大旗从起伏的山丘后面陡地升起,竟是明军的旗号。紧接着如林的刀枪剑戟露出地平线,无数骑兵从日军侧后杀了过来!
正文 第十七章 退兵
日军步兵为了尽快追上交战的骑兵,跑得是筋疲力尽,好不容易追上了,没等喘口气儿,就见明军大队铁骑袭至,不由得举阵骇然,均有退意。立花宗茂见状硬着头皮令手下骑兵列队上前迎击。
被围联军则士气大振,李如松在阵中看得分明,一挥手,李如柏、查大受等人率1000骑兵打开阵门奋勇杀出,日骑经过先前那番苦战,死伤颇众,在两路明军骑兵夹击下拼死挡了一阵,终于不支,开始败退。
来袭明军杀散立花宗茂的骑兵后,纵骑狂冲足轻部队,数千日军步兵累得腿软手颤,又没排好枪阵,和骑兵稍一接触即被杀得溃不成军,四下里奔逃。
立花宗茂禁止不住,加之方才一仗,知道明军实在是劲敌,非朝鲜军可比,心中也颇胆寒,不知明军援兵来了多少,是否有大炮火铳相随,索性随众兵一同向后败去。
突袭日军的正是杨元部队,他奉李如松之命领兵驻扎在马山馆休整,接到前方军使报讯后,一边派人回坡州催大军前进,自己不敢怠慢,和游击将军钱世桢率1000精骑快马加鞭,恰好赶在日军合围李如松军的关键时刻出现。
杨元头戴深目铁尖盔,身披雁翎锁子甲,手里提着血淋淋的长刀,驰到李如松面前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道:“大帅,请恕末将接应来迟之罪。”
李如松也从马上翻身下来,冰冷的面容露出难得一见的微笑,上前扶住他的肩铠道:“你来得正好,传我的命令,追击逃敌。”
“什么?”杨元抬头看着他,吃惊地合不拢嘴,己方兵力加一处不过3000余人,自保已是极难,趁着敌人败退杀出重围才是正理啊。
似乎看出了杨元的心思,李如松道:“此去坡州百十里地,张世爵军不知何时能到,敌众我寡,若是贸然撤退免不得要被倭贼在后面追杀,如此一来岂不堕了我堂堂中华天兵的军威。此时敌军阵角松动,正可大杀一阵令其丧胆,摸不清我军虚实,方可从容退兵。”
杨元迟疑道:“此计虽好,只是过于行险。”李如松冷笑道:“怕什么,兵无常势,古代兵家亦有破釜沉舟之举。今日我军虽然行险,却也是存着不得不险、险中求胜的道理,运用之妙皆在将者一心。若是求稳,今日我也不会来这碧蹄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