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贵心喜之余,立即让李元翼率兵出乌岭增援明军,又命参将彭有德率1500名骑兵配合。不多时柳成龙也急急来到总兵府,告之朝方另外集结了僧兵1000人听调,为首的泗溟和尚曾率义兵参加过平壤战役,据说精通中国的五郎棍法,所部僧兵均操习过拳棒。
麻贵二话不说,也给派出去了。至此陆续前往稷山一线的联军已经增至万人。王京城内则由吴惟忠的4000明军、休静禅师的1000僧兵及朝方在平安、黄海、京畿、咸境四道征集的新兵万余人守卫,宣祖李昖则在王宫内早早套好了大车,装了些炊米银钱,随时准备往平壤避难。
麻贵恐他先逃乱了军心,派随军御史陈效进入王宫寸步不离,不断地好言宽慰,并请他去检阅城防。守城朝军见国王亲自视察,皆举兵器欢呼。麻贵又亲燃大将军炮试放一发,炮声惊天动地,气势威猛。李昖至此胆气始定,誓言与众人共进退。
大敌再次当前,朝鲜群臣一致强烈要求重新启用李舜臣将军。李昖也深悔当初的决定,于是从善如流,下令再度任命他为三道水军统制使。这时候李舜臣还在忠清道青山郡当小兵呢,四五十岁的人了,还得每天上城出操。接到快马送来的委任状,他抛弃了个人的荣辱与是非曲直,毅然受命于民族危难之际,在朝故将李亿祺旧部的接应下,率领五六十名壮士乔装打扮,混过日军封锁线前往全罗道重组水军力量。
9月2日,日军右路第三军团黑田长政部和第一军团加藤清正部展开竞赛,一路烧杀淫掠,你追我赶地向王京挺进。而左路第一军团首领小西行长对上次兵败平壤仍然心有余悸,料想王京必有明军重兵把守,占领南原后并不急着和加藤、黑田二将抢功,而是把部队停在附近,展开大规模的“庆祝活动”。有4000多来不及逃走的朝鲜百姓在日军的“庆祝”中被杀。日军还将战死的联军士兵耳鼻割下送回日本报捷,这便是臭名昭著的“耳冢”与“鼻冢。
9月5日,黑田长政与秋月种长率13000人在舒川郡击败了朝将李应里率领的7000朝兵,斩杀朝军2200多人,7日,先加藤清正一步赶到稷山。
此时联军主力已经严阵以待,在明将解生的指挥下经过一番血战,终于击退了气势汹汹的日军,重新掌握了战局的主动权。日军遭到痛击,被迫退回沿海一带固守。
正文 第二十九章 运筹帷幄
稷山战后日军开始南撤直至沿海,屯聚为营,形成从蔚山到顺天的沿海要点防御。加藤清正屯于蔚山,小西行长屯于顺天(属全罗道),岛津义弘屯于泗川(在晋州南),各建筑营垒,以图再犯。
这场战役的胜利,使联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调集兵力,加固了王京城防,同时动摇了日军继续向北进攻的决心。丰臣秀吉得到前线回报后,鉴于前次大兵冒进,平壤失利的教训,同意前线将领不进攻汉城的主张,命令各军撤回釜山、西生浦等沿海一带,作持久盘踞打算,蚕食朝鲜,然后再图中国。
此次日军进犯,所到之地烧杀劫掠,朝鲜居民无论男女老少,能步者掳去,不能步者尽杀。以朝鲜所掳之人送于日本,代为耕作,以日本耕作之人换替为兵,年年侵犯。全罗道是朝鲜的富庶地区,前次日军入侵未受多少损失,此次损失甚惨。
到了这一年的11月,明援朝军陆续到达朝鲜,总督邢玠也于月底前往王京,大队人马后续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