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贵道:“朝军一向夸大战果,杀敌往往上报数倍,三十几艘倭船怎么可能装得下4000多人呢?不过两三千倒是有可能的,听说李舜臣当时利用鸣梁海峡每天四次潮起潮落的特点,在峡口内暗设铁索两道,然后诱敌深入,倭船果然上当,潮落后大部搁浅,朝船趁机蚁聚袭杀,最终大获全胜。”
杨镐听罢暗挑姆指,赞许道:“将军斗智不志力,想不到朝军竟有如此杰出人物,为我天兵分忧不少。”众人把酒言欢,至晚方散。
次日晨,李如梅、茅国器、许国威等军陆续赶到王京,杨镐闻讯径奔城外李如梅军帐,李如梅忙出帐相迎,杨镐一捶他肩膀道:“子清老弟,咱们又可以并肩作战了呀!”李如梅道:“是啊,杨大人,恕如梅甲胄之身,不能大礼参见。”
杨镐听了用手指着他笑骂道:“老弟,你看我升了官,就不认做是你兄长了么?辽东李家将哪有你这样不爽快的人,等见到子茂将军评评理,看他怎么说。” 李如梅重伤初愈,原本神情萎顿,这时脸上方露出一丝笑容,握住他手道:“罢了,是小弟的错,杨兄莫要见怪才好。”
杨镐见状详问他的伤势,李如梅手抚左肩,皱着眉道:“这条胳膊直到现在还抬不利索,慢慢地养吧。在朝鲜打了半年的仗,回到辽东却忘了土蛮弓箭远比倭人凌厉,好不容易适应过来了,如今又重回朝鲜来对阵倭贼的鸟铳,这仗打得都晕头了。本朝兵马号称180万,不要总调动我们辽兵好不好。”
“哈哈,没办法啊,咱大明是兵多,那又怎么样?平息民乱、弹压地方还凑合,真要和倭贼交战,也只有你们这些边防军可堪一用了;像内地那些兵,来个10万20万,我看都是肉包子打狗的主儿。”
“不错,倭贼是我见过的最强劲的对手。前都是咱们用火器打人家,到了朝鲜,头一回遇到和咱一样大规模装备了火器的敌人,这一次,可真不太好打。”李如梅也深有感触。
“上回你们李家兄弟带着3万多兵马,不也把十几万倭人打到海边了么?要不是那年朝廷偏信石星妖言,一意主和,只要再给你们添些兵去,来个趁热打铁,也就没有今天再战朝鲜这码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