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风了呀。”窦夫人把身上的袍子紧了紧:“风还不小呢。”
她一语成谶,京城里一直传说身子不好的义忠亲王,当晚终于去了。哪怕他已经被圈禁,仍是皇帝曾经立了十几年的太子,身上更有亲王之封,该去上祭的人跟礼数,并不能少。
西宁王妃没能如约前来宁国府,窦夫人乐得清静,又让人将贾瑗抱来,亲自给她梳那几根发黄的细发。跟自己的亲娘在一处,孩子总是高兴的,哪怕窦夫人下手不如奶娘轻柔,贾瑗小朋友还是咧着嘴傻笑。
“将来你的亲事,由你自己做主好不好?”窦夫人有感而发。
奶娘听了,忍不住劝一句:“现在姑娘还小,太太说说也就算了。等姑娘大了听得懂话,太太这话就不能说了。”
“可不是。”窦夫人很能听得进劝:“也就仗着她还小,再大些要学乖巧、学体贴、学才艺……想想都替她累得慌。”
“这是姑娘的福气,别人想这么的还不能呢。”奶娘有些听不懂,不耽误小小的吹捧一下自己奶大的孩子。
福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终不如自己的本事来的实在。窦夫人看着眼前已经长了两颗小牙,卖力笑着让自己欣赏的小丫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让她最后青灯古佛。
自己还有时间。窦夫人心里给自己打气,不信自己教出来的女儿,还能让谁欺负了去。
“太太,”孙和家的这个时候进来了,脸上难得的带了几分疑惑与慌张:“秦家派了个婆子来。”
第135章
那些人动手这么快吗?窦夫人心里明镜似的,脸上也要带些震惊的模样:“怎么这个时候派婆子过来,可说了什么事儿没有?”
孙和家的脸色更难看了:“说是他们府上的姑娘,昨天夜里吃坏了东西,请了几个大夫都不中用,现在就是挨时辰呢。”
窦夫人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贾珍做下的好事,把我好好的蓉儿给坑了。”
做好事的贾珍现在去义忠王府上祭了,贾蓉这个名义上的儿子,也得替尤氏守孝,两个人都不能去秦家。窦夫人去与不去都说得过去,为了面上好看,也为看看秦家的反应,换了出门的大衣裳,坐着马车到了秦家。
屋子里已经传出哭声,一个比贾蓉小些的男孩面上带泪看向屋内,听到院子里来了人也没回头。窦夫人疑惑的看了正引着自己进门的秦家婆子,那婆子便小声道:“是我们家少爷,跟姑娘一向感情好。想是现在正担心姑娘,失礼之处,请太太别见怪。”
直说是秦钟不就完了。窦夫人点了点头,看了秦钟一眼没说什么。那婆子也不多事,连看也没再看秦钟,就引着她向屋内走,让窦夫人暗暗点头:这份条清理晰的沉稳,跟火急火燎去宁国府报信时判若两人,还真让人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