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改為「青年工作者」,代表什麼?
是不是說明他們永遠沒有回城的機會了?
抗議、絕食、罷工……
隨之「不回城,毋寧死」的口號,響徹邊疆。
知青絕食的消息傳到各地,家長們急了。
一月下旬,山城知青家長數百人上街遊行。
23日,蓉城近千名群眾在人民路、市體育場等地聚會演講,聲援絕食和罷工的知青。
與此同時,京市、滬市、春城等地的知青家長亦在紛紛奔走,上書政府……
民心所向,再次映證了副總理的「三個不滿意」指示的正確性!
顏東錚翻看著報導,輕喃:「解決知青問題的時機和條件,成熟了。」
果然,元旦二十八日,在知青集體絕食的第三天,下跪的次日,京市調查團趕至邊疆。
經過衝突、協商和一遍遍電話請示、溝通,最終,調查團團長重新走向會場,登上主席台,對著麥克風聲音嘶啞道:「知識青年同志們,此次□□同志明確表態:你們的合理要求是應該得到滿足的!」
歡呼、痛哭——
結束了,十年——
很快,從火車站湧來一批又一批風塵僕僕或拖兒帶女,或衣衫襤褸的知青。
他們回來了,溫馨過後,隨之各種問題接踵而至,住房、戶口、工作、吃穿……
秧寶的服裝廠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拉起了招工的橫幅。
一時間,廠門前一條街,擠得人滿為患。
第183章
廠房是棟三進的大雜院, 座落在城市邊沿,離布朗先生因天寒地凍暫停施工的民俗學校和蘇宏勝剛拿下的中醫學院地皮沒多遠。
經過一周的拆、清、修,原本殘破、雜亂不堪的大雜院, 已恢復幾分原貌。
秧寶參考大家的意見, 沒買什麼飛人牌、燕牌國產縫紉機, 而是請雲稼辰幫她從港城購買了55台電動縫紉機, 5台鎖邊機, 20台毛衣織機,5把蒸汽熨斗等。
為此, 雲稼辰還幫她從朋友的服裝廠請來兩位縫紉工、一位機修工和一位打版師傅。
招工時,大年初十,幾位師傅剛到。
秧寶已經開學,廠里的事就交給了偶爾還要往老家跑的程飛。
按顏東錚的意思, 程飛挑的都是拖家帶口剛回城的知青,女工160人, 男工6人,機修2人……8小時制,分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