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七衝著活佛安撫地點點頭:「你儘管說,我自會為你轉述。」
活佛慌忙點頭,撲簌簌的眼淚隨著頭部的動作連成了串,在蒼白的臉上匯成了兩道小溪。他絮絮地講著沈忘等人聽不明白的話語,從柳七的轉述中,眾人也逐漸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這故事太過曲折離奇,若非當事人親口講述,實難令人輕信,正所謂:劍氣分還合,荷珠碎復圓。萬般皆是命,半點盡由天。
卻原來,活佛出身江西吉安的書院世家,自小便頗通算學,八股文的水平就稍微差一些,本想混個舉子,做個低階小官也就罷了,卻耐不住家中父母兄長一再規勸,只得進京赴試,一路行至山東境內,借宿於一家客棧之中。
一日,活佛正在房中溫書,卻聽見客棧大堂之中哀嚎聲起,似乎有竹板拍擊的脆響不絕於耳,活佛也是個好湊熱鬧的主兒,便將手中的書卷一扔,奔下樓去。只見客棧的帳房先生正在大庭廣眾之下責打一小童,詢問原由方知,小童是帳房的學徒,平日裡跟著帳房先生核對帳目,記錄收支。這小童細緻靈秀,很得先生喜愛,近日裡更是將主帳交予小童核算,頗有栽培傳承之意,可這問題恰恰就出在這主帳上。
今日,是一年度帳目核銷的日子,帳房先生親自過目後卻發現,主帳中有一筆數額頗大的銀兩有進無出,不翼而飛,便料定是這小童監守自盜,私吞了這筆錢糧,是以當著眾人的面,將小童狠狠責打,逐出客棧,永不錄用。
活佛一聽,登時技癢,提議以自己官身作保,重新核算帳目,以防錯枉好人。帳房先生本不情願外人插手,無奈活佛有功名在身,不敢違抗,便以三日為期,要求活佛給出最終結果。看著小童被抽打得紅腫的面頰,活佛拍了胸脯,立了「軍令狀」,只要求帳房師父允他再添一人,幫助校對。
話音剛落,借宿客棧的另一名舉子便毛遂自薦,願意幫助活佛救小童於危難。二人一拍即合,相處甚歡,三日裡衣不解帶,目不交睫,不眠不休的運算整理,還真讓他們算出了個「所以然」。
原來,監守自盜的並非小童 ,而是負責採買食材的後廚小廝。這小廝為還賭債,私自挪用了銀錢,又恰與帳房先生沾親帶故,二人一合計,決定將這口黑鍋推到自小便是孤兒的小童身上。
憑藉精道的算術技藝,活佛不僅救下了被冤枉的小童,更是抓住了隱在幕後的罪魁禍首,心下不由得大喜過望。他設宴款待與自己披肝瀝膽勞苦三日的另一名舉子,二人推杯換盞,言談盡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