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聞之大驚,痛心之餘,只得再令傅恆赴雲南,經略征緬事宜。
前朝戰事的失利,也牽動著後宮每一個人的心。乾隆三十三年五月,在一場初夏的驟雨之夜,宮中兀然響起了二十七聲鐘響,驚破了所有人的夢魘。太后鈕祜祿氏痰忽上涌,於這一晚崩於慈寧宮正殿,享年七十有七。
太后的溘然長逝,皇帝自然是悲傷逾常,令舉國致哀,自己強撐著病體主持了太后第一日的喪儀,並親自將追尊諡號定為“孝聖慈宣康惠敦和誠徽仁穆敬天光聖憲皇后”,葬太后於泰東陵。皇帝旋即病倒,不能起坐,喪禮只得交由皇后及和親王弘晝、熙親王永瑾、承親王永瓏主持。
榮郡王永琪因戰事之故,於喪禮半月後方才回京。六月,在祭拜了太后靈位之後,永琪孝衣未退,又啟程赴雲南督軍,並奉旨參贊事務。
太后,終於是消失了,從華貴隆重的慈寧宮中消失了,只留一室孤清。那一日喪儀之後皇帝昏迷過數日,侍疾的如懿聽到了他的夢魘,夢裡反反覆覆,都是皇帝與太后的往昔,選福晉時的,或者更早的。孤清長又長,在紫禁城中悠悠蕩蕩。
在這孤清里,皇帝也是倦了。其實他也已是年近六十的老人,愴然獨坐,頹頹無語,只在渾濁的眼中漾滿疲憊與傷感。在永琪離京那一日,他喚來了李玉準備筆墨,右腕微微使力,一頓一轉,筆鋒強健有力,於黃箋之上鄭重寫下“傳位於皇十子永瓏”。滿漢雙文,他的手勢沉重卻無遲疑,將手中黃箋細細迭好,存於錦匣之中,以蠟密封。至夜,在李玉的攙扶下親自放於正大光明匾額之後。
自此,皇帝漸漸將朝政交付於永瓏。一直到乾隆三十四年十一月緬甸乞降,緬酋猛駁稱臣納貢,永琪隨軍回京。而此時大局已定,永瓏所欠,不過是一個名義上的太子之名罷了。
永琪受挫之餘,以足疾為由,請旨賦閒在府休養。
皇帝允。
等到如懿與海蘭再次踏入養心殿,已是在乾隆三十五年的盛夏。進了養心殿,轉過暖閣,皇帝卻不在寢殿,而是在殿後的“留香舍”——那是一個小小閣子,一色的冰裂紋欞格窗,房內一切所用,皆是雪蓮紋飾,其內用椒和泥塗牆,多用沉香木器具,遍地香花爭艷,爐煙裊裊,被風輪吹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夏日納涼,倒也是個不錯的所在。
自從太后逝去,皇帝已許久不見嬪妃,反而因為沒了拘束,在後殿建起這樣一座小小的別舍,舍如其名,自是與容妃寒香見尋歡作樂之處。或是弄了皮影來看戲,或是容妃翩然起舞,一個月中,皇帝有大半個月都是與容妃待在此處。
如今便是皇帝說了算,沒了太后,如懿自然也不會拿出祖宗規矩來直言進諫。左右時間一長,朝臣們也不再介意皇帝是否上朝,是否理政,反正國家照樣都能運轉。
國喪雖說是三年,實際上只需守滿二十七個月即可。如懿進來來此,也無非是還有一個多月就出孝了,璟嫤與璟妧的婚事需要請准日期。這樣的事,總是要皇帝的諭旨才能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