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道:“愛卿今日本該為昭嬪慶祝的,今日讓愛卿前來是朕的罪過。愛卿有什麼要求的嗎?”雲瑤自從接了聖旨就可以被稱為昭嬪了,這也是圖海一宣旨就向雲瑤行禮的原因。而也是因此康熙這麼早就稱雲瑤為昭嬪的原因。
圖海聽到這個倒是正中下懷道:“老臣正有所求,請皇上把昭嬪娘娘的封號給換了,這昭字恐怕娘娘也當不起。”圖海其實自從看到聖旨後就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作為滿人中少有的文臣,圖海哪裡不知道昭字代表的含義。
圖海的話並沒說錯,昭字本身就是一個好字,昭,日明也。——《說文》,倬彼雲漢,昭回於天。——《詩·大雅·雲漢》,青春受謝,白日昭只。——《楚辭·大招》。
也是因此歷代帝王往往把昭字作為諡號,歷史上諡做昭帝的一般都有好名聲,像漢昭帝劉弗陵、漢昭烈帝劉備、北齊孝昭帝,明昭帝朱高熾等等。
可是這封號太好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就像是太皇太后的姐姐就被封為宸妃,當時引起前朝後宮的轟動,之後更是被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哪個不把她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而昭字不像是宸字那麼露骨是帝王的意思,可昭字能夠作為帝王的諡號甚至是美諡,就足以說明這個字的分量了。圖海可以想像這道聖旨傳出去,恐怕連太皇太后都不見得會滿意了。
康熙聽到圖海所求倒是有些吶吶不敢言,實在是康熙在下旨是為了雲瑤的封號有些撓頭,後來好不容易想了一個昭字,覺得此字甚妙,就給雲瑤起了這麼一個封號。
康熙為著妃子的封號有些撓頭這並非妄言,滿清入關後對於後宮的規矩有些說不清,大多是承自明朝的。而此時康熙宮中高位只有一後一妃,鈕祜祿妃也沒有稱號。所以康熙再封雲瑤為嬪時,想要再給她一個封號以示重視,可是清朝建立太短,前頭找不到例子,因此康熙就想了想比較好的含義的字,就選中了昭字。
康熙當時並沒有想那麼深遠,因為昭字除了用作帝王的諡號,也用作皇后的諡號或者是臣子的封號的等。換句話說,這個字比較常用。
可這個封號作為活人的封號就有些不地道了。雲瑤不是精通歷史的學者,因此也不知道這個昭字的忌諱。使用昭字作為諡號的帝王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在位時間很短,最能說明的還有明昭帝朱高熾,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還有文昭甄皇后,連臣子裡的封為文昭公的人都是壽命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