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太皇太后知道,這時候自己已經沒有的反制的手段,圖海將太后陷害靜妃母子的事情首先拋出,科爾沁的人就都不會再支持太后,乃至於她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蒙古心思
或許有人疑惑為何科爾沁對靜妃母子那麼歡迎,實際上靜妃母子回科爾沁的時候,受到的歡迎甚至比當初她嫁給順治做皇后時更加誇張。
這一切都是源於靜妃生得兒子。
或許有人覺得誇張,但這件事就要從蒙古與清朝統治者的聯姻說起了。
當初努爾哈赤為了對抗明朝,就和蒙古相互聯姻,他的兒子皇太極就因為聯姻科爾沁得了科爾沁的很大的支持。
只看當初科爾沁將哲哲,海蘭珠,布木布泰三人都先後嫁給皇太極就知道,科爾沁時綁到大清這條船上了,所以他們也想借著聯姻從大清得到更多的利益。
可惜事與願違,皇太極的兒子順治雖不是個雄才霸主,但是也察覺到了蒙古對朝廷的統治有多大的影響,不管順治性格如何,身為一個皇帝,保護他手裡的權力幾乎是本能,所以不間斷的對蒙古特別是科爾沁給予冷待,而廢后差不多也是其中的犧牲品。
時間一長,清朝皇帝的算盤蒙古的人自然也發現了,蒙古人是豪爽,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心眼,這麼多年來蒙古送來女兒聯姻,可是到最後卻沒有多少的收益,心裡自然不滿。
雖說朝廷對蒙古一直是恩撫的態度,就連公主也不吝下嫁,可是蒙古人被之前朝廷許給他們的諾言給弄花了眼,自然想要更多。
而靜妃母子的到來給了他們不小的期望,在封建社會,極為普遍的現象都是重男輕女,因此無論在清朝還是蒙古,都是同樣的觀念。大家從沒有聽說過女子繼位的傳統,當然西藏那邊自然是不算的,他們那邊女子為尊,屬於特殊情況。
所以靜妃帶來的孩子讓科爾沁的人有了一種想法,若是這孩子在科爾沁長大,將來不管他繼續在科爾沁帶著或者回到朝堂上,對於科爾沁都算是一筆利益豐厚的買賣。
畢竟在他們看來,皇帝不重視女兒情有可原,但是如果是兒子呢?除了那種喪盡天良的人以外,普通人對於自己的兒子都是有一份慈父心腸的,而當初順治既然會同意靜妃母子回科爾沁,想必還是對他這個兒子有一份慈心。
所以他們想要借著靜妃母子獲得更大的好處也不奇怪。
因此科爾沁的人都十分重視靜妃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