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當初靜妃能夠說服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是用了這個理由,當初靜妃的阿瑪雖然對靜妃有一份慈心,可是讓他置自己的部族於不顧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若是大清皇帝不高興,他的部族也會因此遭受別人打壓的,可是靜妃提出的這個理由讓靜妃的阿瑪也心動了。
靜妃的目的實現了,整個科爾沁的相關利益的部族,都在期待著靜妃的兒子長大,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其他敵對部落的針對了。
而圖海等人前去科爾沁雖說是化名,沒有露出真實身份,可他們仍然是以順治派來的人自稱的。所以這也讓靜妃的阿瑪十分高興,覺得自己做法十分正確。
而圖海在科爾沁待過這麼久,自然知道科爾沁的心態,這種心態好不好,圖海一個臣子沒有辦法批判,可是他知道若是有人從中阻撓這件事,那麼科爾沁的人一定會視他為徹底。
那麼一旦太后以及太皇太后的手段曝光,科爾沁的人一定會對太皇太后以及太后更加失望。
而太后如今身死的情況,也不會讓科爾沁深究,畢竟太后斬斷了他們一條青雲直上的道路。圖海可是知道科爾沁不少人還想著扶持靜妃的孩子登上帝位來著,雖然這事不好明說,可是他們的心裡就是這麼想的。
至於太后在科爾沁散播順治對靜妃兒子的不喜以及話里話外是靜妃母子的死時順治下手的,還真是確有其事,圖海也沒編造這件事。
只是之前在太后謀害靜妃母子以及先皇的大事下,一不小心被圖海忘記了,此時要給太后定罪,圖海又從腦海的角落裡扒拉了出來,讓圖海給太后的棺材板上先釘下一個釘子。
至於先皇的給圖海留的聖旨,只看在座的宗室們都流露出一股不可言說的氣氛就知道,這份聖旨不是那麼簡單的,而福全以及常寧看了,心裡都不由湧出一股酸楚,兩人對視的眼神都透露著一股顧影自憐的味道。
福全和常寧的心理狀態毫無疑問的同步了,他們都是皇阿瑪眼中的哪根草,誰都不愛的!
圖海也被眼前場景給弄得有些尷尬,這些王爺們雖然都確認了聖旨,可是聖旨上的內容,他們確實提都不提,圖海抬頭看了看康熙也是一臉莫測的樣子,便知道,這件事這時候解決不了了。
而且圖海對於聖旨里的內容也是覺得有些不妥,只是他身為臣子,不可能讓先皇改變主意。
因此就順坡下驢不再提,圖海繼續說道:“皇上,各位王爺,奴才之前說的太后謀害靜妃母子一事,因只有奴才一個證人,所以找不出更多的證據,此事存疑,奴才不敢多說。”
圖海這話一出,就連太皇太后看向圖海的眼神都不對了,太皇太后見圖海這麼說,是要放太后一馬了。
不過太皇太后也許是情急之下,有些亂了分寸,自然沒有發現這些個宗室大臣們互相使眼色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