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總結,為君者,有三樣不可或缺的東西。一曰道,二曰德,三曰才。
道,指的是知人善任。德,關乎自身品行;才,文武之道也。
如今眾皇子,老四尚德,可惜失於刻板冷硬。老三、十四身負大才,但是一個過於溫和少了點霸道,一個又太過霸道少了點迂迴手段。老八雖然知人善任,但是人品不行,假惺惺的叫人討厭。
果然世間之事,難得十全十美啊!康熙一時陷入無窮的糾結困頓。
世人常常感嘆時運,縱觀史書,比如同是打仗,既有趙括那樣讀了幾本兵書就聲名遠播、頭一次上戰場就指揮數十萬大軍的幸運兒;也有李光這樣戰功赫赫,可就是死活難封的倒霉蛋。怎能不叫人感嘆一聲“時也,運也”?
這回合該十四走運。正在康熙心中的天平多方搖擺,幾個皇子的砝碼幾乎等重,一根頭髮絲兒的重量都能改變結果的時候,老天爺站在了他這一邊。
信使捧著軍報難掩激動地跪倒在寢宮門外:“皇上,苗疆大捷,川軍、湘軍僅僅傷亡兩千人馬,就全取三縣!”
康熙拿了戰報匆匆一瞥,雖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仍是喜不自禁,連聲說:“好好好,傳朕旨意,封烏雅晉安為一等靖西伯,除黑龍江將軍一職外,再加太子少傅銜。十四阿哥晉貝勒,賞金黃朝服,食雙俸。”
魏珠喜不自禁,領命而去。
康熙說完忽然發現手邊還有一道手札,跟軍報一起送來,正是十四那道《川湘苗漢通商與遷漢民入湘廣札子》。
虛坐在對面的馬齊驚訝地發現,皇帝的手微微顫抖,嘴唇瓮動,下意識地抿著唇,眼睛裡精光四射。馬齊恍惚記得,他上次看到的皇帝這副模樣,還是廢太子十二歲時出館講書,舌戰群儒的那一天。
馬齊心裡不由砰砰直跳,忽然聽康熙啪地一下合上摺子,揚聲道:“回來!且慢傳旨!”
魏珠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等候吩咐。
康熙閉目思索半晌,說:“封烏雅晉安為一等靖西伯,任滿軍鑲黃旗都統,加太子少傅銜、上書房行走。十四阿哥自即日起在兵部行走。”
兩道旨意都是封賞。在常人看來,晉安從黑龍江將軍變成滿軍鑲黃旗都統,得到的好處只多不少,黑龍江到底是偏僻苦寒之地,麾下兵丁多是罪犯和貶斥之人。可是滿軍鑲黃旗都統,卻是管著天子腳下的數萬正經旗人。凡在旗的人家,孩子出生、女兒選秀兒子選官、封爵任職,樣樣都歸都統管。上書房行走,更是能夠參與決策,相當於宰輔之職了。
可是十四卻只得了一個可憐巴巴的兵部行走之權。哪有貝勒爵位、雙倍俸祿、金黃朝服光鮮?
萬歲爺這個護崽脾性,哪有賞外人而苛待自家兒子的道理?魏珠抓著腦袋百思不得其解。一旁的馬齊卻是神色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