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旁一人道:“這位正是京地解元,徐熙徐厚照是也。”
賈瑚這才一臉慚愧道:“原來是徐兄,瑚有眼不識泰山,慚愧慚愧。”
他卻知道,這徐熙與他一樣,祖籍並不在京地,只是江南考區人才輩出,不易出頭,就有人想法子就在京地或去其他考區,以求競爭小些。
其實他也可以如此,比大多數人還名正言順些,畢竟自己親娘正是皇家郡主,他若留下,別人也無話可說,但顧老爺子卻不同意,他言道江南考區所出的考生人數多,含金量大,也容易得到讀書人的認可,既然他學識已夠,沒必要留京為人詬病。
而且這麼一來未免有更近母親,不給父親臉面的嫌疑,便是父親不在意,他為人子的也不能留下這種“孝順”方面的把柄。
第91章 紅樓44
但顯然不是所有人都是這么小心的, 這位徐解元就是如此。
賈瑚倒是挺佩服他的, 自家現在烈火烹油, 就是外公他們不說, 他也會選擇儘量謹慎小心按規則走,這樣皇帝知道了, 心裡也會舒服點, 畢竟他們這些權貴子弟,無論是不是真心的, 表面上還是要做出畢恭畢敬的樣子來。
等寒暄過了,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又論起試題來,賈瑚既然都來參加了,那就自然也不會藏私, 把自己知道的東西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以供別人做個參考。
反正試都考完了,現在不過是眾學子求個心裡安慰罷了,還真沒必要藏著掖著,倒顯示出小家子氣來。
旁人聽他分析的頭頭有道,又對比了下自己的,這才在賈瑚賈珠兩人藉故告退時心滿意足的放他們走了。
賈瑚兩人一出門就分別進了馬車,等身邊的小子過來, 若有所思的問:“問明白了?是哪位的手筆?”
捧宴往馬車外一坐, 先讓車夫趕車,這才隔著帘子輕聲道:
“回少爺,掌柜的說了, 今日這場子,是一位叫凌公子的包的場。
我派人查過了,他乃江南考區的舉子,家中正是鹽商,他自來揮金如土,才到京城兩月,已撒出去二十萬兩銀子了。
而今次也是有學子挑唆他會賓樓乃是京中最大的酒樓,為了顯示家中豪富,他這才咬牙定了席面。
不過掌柜的說,他身上的銀兩現在也不足了,還用身上一玉佩抵押了。”
賈瑚聽了便沒了聲音,捧宴知道公子正在思考,也不打擾,只讓馬車往府里去了。
待到了府中,賈瑚這才說:“你親自去榮禧堂一趟,就把今日的見聞與查到的事說與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