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適應一下縣裡的學校,到時候直接升縣裡的中學,這樣應該更好一些。
至於銘昕嘛,這小子是七一年九月出生的,今年秋天剛上一年級,在哪裡念都一樣,暫時先留在東崗也行。
巧蓮點點頭,「也行,這事兒你跟老大你倆商議吧,反正都這個時候了。
要轉也得是明年開春,還來得及,慢慢商議。」
她就是給個提議,具體要不要讓孩子來縣裡念書,那是他們兩口子的事情,巧蓮不會強求。
「也問問孩子們的意見,看他們怎麼說,我這邊是完全沒問題。
雖然我工作忙一點兒,你爸清閒,我倆不像你們,一春一秋忙不開連孩子都顧不上。」
其實巧蓮主要還是想替兒子兒媳分擔一些。
嘉康兩口子說是工人,乾的就是老農民的活,一春一秋,尤其是秋天,那真是忙的連飯都顧不上吃。
巧蓮心疼孩子們,以前不上班吧,多少還能過去幫幾天,現在她又跑縣裡來上班了,肯定沒時間去幫忙。
要是能把孩子們轉過來,最起碼她能用心照顧孩子,不至於一到秋天就把倆孩子造的很沒娘的娃一般。
「好,那得空了我問問嘉康,也問問倆孩子。」美琳笑著答應道。
她明白婆婆是一番好意,縣裡離著東崗也不算太遠,反正她要是想孩子了,趕上周末坐車就能來看看,正好也能看望一下老人,還算方便。
當初鍾翰軒提議讓孩子們留在省城讀書,美琳沒同意,主要就是離著太遠了。
這要是折騰一趟省城,來回兩三天,也不能每個月都請好幾天假吧?
再說了,那邊不管是住在鍾家還是住在徐家,孩子們都沒有歸屬感。
鍾家雖說處的好,可畢竟是外人,徐家那邊,美琳二哥家的孩子住著呢。
要是美琳讓自家孩子過去住,就怕嫂子們會說什麼,為了娘家安寧,還是算了吧。
這邊不一樣啊,孫子孫女住在爺爺奶奶家,誰也挑不出理來,爺爺奶奶怎麼管孩子,別人也沒話可說。
雖說嘉和家那兩個也在,但美琳相信公婆,能夠做到對每個孩子都一樣對待。
況且美琳覺得婆婆對孩子特別有耐心,不用說別的,光看婆婆培養出七個大學生來,這就足夠了。
更不用說,雪晴跟著奶奶學寫字,如今那字寫的已經很好了。
孩子留在縣裡,比在他們身邊,好處多不少呢。
美琳心裡是樂意的,儘管有點兒捨不得孩子,可是孩子的前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