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橋鎮在李家橋下游,沿著蜿蜒的清江河走,得走二十里;若不挑重擔,抄小路走,也就十里不到。當地人將那鎮子叫“八橋鎮”,起初是因為這鎮子周圍,大大小小共有八座有名號的橋。現在當然不止八座橋了,不過這名字一路叫下來也沒改。
清早出發,從李家橋往清江河下遊走不到一里路,河邊就有一個磨房,夏季河水高漲,水磨正好用,不少人家趕著現在來碾米,顧韶韓家也在其中。
顧岳忍著沒有問,為什麼大姑姑家裡沒有來碾米,將稻穀碾成米後再挑到八橋鎮去賣,至少一次能夠多挑十幾斤吧?
不過李長庚不待他問,已經熱心地和他講,八橋鎮這幾天收的新谷,是要運到縣城和衡州城去賣,但是稻米遠路運送不便,容易髒污,為免被人嫌棄,所以八橋鎮這邊只收稻穀,到了衡州再碾出來賣;現在來碾米的,多是自家要吃,早稻粗硬,不如晚稻香糯賣得上價錢,但是易飽又耐飢,所以一般人家大多是留些早稻自家吃,晚稻往往是捨不得吃、要挑出去賣的;就算是顧韶韓家裡,也就逢年過節時吃幾回晚稻米。末了又補充道:“別的村子裡,除了農忙季,一般人家向來都是一半紅薯一半糙米搭著吃的。咱們村的田多,在外頭投軍當差的人也多,年年都有銀錢寄回來,所以不少人家都供得起家裡人吃白米飯。”
顧岳感慨地道:“難怪得說窮文富武,要是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習武?”
李長庚點頭稱是:“咱們村子習武的人多,有力氣種田當兵,賺得錢多,吃得飽飯,然後又更有力氣練武。”
顧岳:“這麼說來,還是得多謝當初教李家拳法的明山和尚?”
李長庚:“可不是?李家祠堂里還供著明山和尚的神位來著,每年祭祖時都要祭明山和尚。咱們村子的後山上還有一個小廟,供的就是明山和尚。”
一路上李長庚說了不少關於明山和尚的傳說。據說明山和尚原本是前明時一個大官,滿人入關之後,這人不肯留辮子降清,乾脆剃了光頭出家做了和尚,不過因為原本是個大官,名氣挺大的,出了家也不得清淨,於是一路逃到這三縣交界之地的大明山,覺得這地界好安身,就住了下來――顧岳聽到這兒時不免在心裡嘀咕,大明山這地界群山綿延,道路艱險,行軍不易,三縣交界之地實際上往往是“三不管”之地,偏又氣候溫暖,土產豐富,便是被困在山裡一年半載的也不至於餓死,因此自古以來就沒斷過占山為王的強盜土匪,哪朝哪代也沒能奈何得了,頂多是鬧得厲害了剿個匪招個安,可惜的是,這塊風水寶地太過宜於盜匪安身,故而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前腳收拾了一窩,後腳立刻又會生出一窩來,剿不勝剿,招不勝招,所以州縣平日裡往往睜隻眼閉隻眼的不肯多事去管,明山和尚選這麼個地方安身,眼光還真不錯。
李長庚又道,李家先祖也是清兵入關後逃難到大明山下的,靠著給當地人種地做工過活,為人十分淳樸厚道,入山砍柴時見這和尚孤單可憐,便常常給他送點米糧鹹菜之類的,如此送了三年,明山和尚覺得李家先祖是個誠心人,便傳了那套拳法下來。
顧岳看看李長庚,再看看前面悶頭挑擔走路的大姑父,覺得“李家先祖淳樸厚道”這個說法,應該是有點道理的,換了他是明山和尚,遇著李長庚這麼憨直熱心、送米送菜一送三年的農家子弟,說不定也會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