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侍長喜歡街市上的吃食,嫌宮裡的御膳房炒不出味道,便使我們出來買。」小內侍解釋道。
原來本朝的后妃皆選自民間,多是小家碧玉,往日在家時便吃慣了宮外的美食。一朝選秀進宮,偶爾也會憶起待字閨中時所嘗過的美味,便差遣內侍去買來。
當然,這也得是得寵的妃子,才能這樣做。
小內侍望見杏糖記門前絡繹不絕的主顧,感慨道:「您家的店,和皇店比起來要熱鬧多了。」
皇店是什麼?月牙兒聽見這個詞,問道:「您說的皇店?」
「就是鳴玉﹑積慶二坊的皇店,專門開了一家茶酒店,若是內庫里有不喜歡的不用,就放在皇店裡賣。」小內侍感慨道:「說起來,聽說皇店初開的時候,僅寶和六店一年的商稅,就有數萬兩白銀呢。可現如今……」
他搖了搖頭,沒說下去。這時小滿已將點心盒準備好,小內侍拿上之後,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
月牙兒立刻抓著小滿問:「你知道皇店嗎?」
「知道呀。」小滿見她問起,便將自己曉得的關於皇店的事盡數說出來。
原來自文慶年間起,皇帝就將查封的權貴店鋪、以及一些官署店鋪改為皇店,指派一位提督太監代為管理。每年上繳給天家的貢品,其中不合心意的,就放在皇店裡出售,每年盈利,歸天子私庫。這本是一件好事,可最近這些年,皇店卻越發落寞了。
小滿憤憤不平道:「你不曉得,那管皇店的人真真是蠻橫極了。只要是和皇店開在同一條街,必定有人去徵稅,就是挑個擔子去那兒賣饅頭,也要交錢給皇店。聽說還有對商賈敲詐勒索的,以次充好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最後鬧得同在一坊的商家,不是把店子賣了,就是換個地方做買賣。原本很繁華的地段,如今竟然落寞了,真是可恨。」
月牙兒聽得很認真,她想起自己才來京城時,也曾從鳴玉﹑積慶二坊過。明明是個好地段,街上卻很冷清,那時候她還奇怪呢,原來原因在這裡。
她正沉吟不語,忽然簾外有人輕喚:「東家,我做了樣點心,您可有時間看看?」
說話的人是杏糖記新招的廚子,姓莫,人生得圓滾滾的,很和氣。
月牙兒掀帘子出去,只見他手裡托著一碟兒點心,是雪白色的糰子,外皮點著一粒紅色山楂糕,樣子很好看。
「這是什麼點心,挺漂亮的。」
莫廚子憨憨的笑:「是艾窩窩,我最拿手的就是這道點心。如今正好該是做艾窩窩的節氣,我便做了點,讓您嘗嘗。」
「是京城點心嗎?」月牙兒拿起一個艾窩窩,用手托著,輕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