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在門角的風鈴響動,沒多久院裡便傳來動靜,大門很快開了。迎面是個眉目含愁的花信少婦,手裡牽著個五、六歲的男童,困惑地說:“你們是?”
儘管比不上老劉能忽悠,時常經歷沒頭沒腦任務的柏寒也善於編造故事了。“我們是外鄉人,以前和宋振秋很聊得來,這迴路過幽州想來拜訪他--你是趙蓉娘吧?”
趙蓉娘險些落下淚來,退後幾步:“我就是他妻子,請進吧。”大概壓抑太久,幾杯熱茶的功夫,她已經對三位“丈夫故友”深信不疑了。“那年朝廷大舉徵兵西征十日國,我家官人也跟著上戰場。我給他擦淨鎧甲帶好乾糧,他親手磨亮鐵槍盾牌,臨走時說,只要活著就一定回來,這一走就是九百年。”
九百年前的約定挺感人:影視劇都是這種題材。柏寒抓住線索:“十日國在什麼地方?其他的人回來了嗎?朝廷有什麼說法?你到哪裡找過他?”
趙蓉娘掩面痛哭:“從德勝門出去朝北走三個月才到十日國,我帶著孩子沒法走去。那次朝廷打了敗仗,領兵將軍當場自盡,跟他一起的同僚鄰居也都沒有回來,我們到官府詢問卻被趕了出來....”乖乖吃糖豆的孩童哄她:“娘,你又哭了,說好不哭的。”
話音未落,大門傳來砰砰響動,外面風鈴也清脆作響,是誰?
第129章 苦海幽州八
2017年月5日
是胡同口那個老婆婆, 顫巍巍扶著大門:“緊趕慢趕半天....我家大壯和宋振秋一起走的, 既然你們找小宋, 有我家大壯的信兒沒有?”
得, 宋振秋還沒影兒呢, 又冒出個錢大壯--平白給了人家希望, 自己卻根本幫不了她。有點內疚的柏寒搖搖頭, 把對趙蓉娘的說辭重複一遍,“我們也沒消息, 想幫忙找找,您有什麼線索嗎?”
一老一小兩個婦人搖頭哭泣, 只說起初還收到過書信,後來便沒了音訊;打仗敗了北, 幽州城開始還準備再次遠征, 後來鄰國出面調停,朝廷心生畏懼只好就此罷手,時間久了再沒人提起。
不對啊,兵士在戰場死亡就此陰陽兩隔很正常;可這裡的人都不會死去, 為什麼幾百年都不回幽州?難道也和張洛生一樣被困住了?柏寒百思不得其解, 仔細問了又問,兩人只把當年情形仔細說了, 其他卻一籌莫展:“這麼多年連句口信也沒有, 只好日日到德勝門等候....”
德勝門。受夠同名同姓張洛生的苦頭,柏寒這次很是謹慎,問清宋振秋“下巴有個黑痣, 左耳少了一小塊”,又朝趙蓉娘要了信物;老婆婆也緊著說兒子“脖子長著紅胎記”,不容分說塞了件舊衫過來,柏寒只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