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的喪禮一過,美娘便向梁玉要求,不想總悶在家裡。
梁玉也是一個閒不住的人,很喜歡美娘的選擇,考慮到安全問題,又躊躇了。美娘急了,道:“難道為了怕旁人說,還不活了嗎?”
梁玉想了想,道:“那你跟我去作坊看看吧。”這也是有理由的,她做學徒的時候選擇開鋪子而不是去當地主,就因為知道種田需要的是大量男性勞動力,這個不大好控制。她爹能想著發家當地主,是因為有七個兒子,她不一樣,她得找一個能靠錢和心眼來控制的事業。美娘如今的情況與她有些相似,不過美娘的出身比她當年好,難度應該比她低。
美娘方言講得好,比起梁玉更有對付土人的辦法——梁玉是個外來者,努力學習著本地的風俗,美娘在這方面卻有著天然的優勢。
梁玉對呂娘子笑道:“看來以後這個作坊後繼有人了。”
呂娘子建議:“那三娘何不收她做義女呢?也好給她一個倚靠。”
“不好,”梁玉搖頭,“我還要再看看。方才不過是笑談。”
“有什麼不好?朝廷中的官員們,也常有招收義子的。程為一雖是個宦官,自家養兒子不提,也有些趨炎附勢之徒認他做父親的。”
梁玉道:“她有舊部,楣州楊家的,她舅家的。她的勢力如果養成了……”
“三娘擔心她會變成楊仕達第二?”
“呂師忘了,楊仕達才是她們楣州楊氏土司的第二,楊家也不是沒有過女土司當家的。我剛才孟浪了,口不擇言,若還有這樣的事情,呂師一定要提醒我慎言。”美娘在其他的地方生存不易,只有在楣州和附近有根基。但是在這裡,她一旦想要生存下去必然與舊有的勢力產生聯繫。美娘是一個有自己想法的姑娘,她想干一些自己的事。這個性格很得梁玉的喜歡,但是梁玉知道,讓美娘在楣州成勢力,又未必是一件好事。
得慎重。
此後,梁玉與呂娘子再沒有提及收養美娘的事情。梁玉卻又將美娘帶在身邊,告訴她自己如何管理作坊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