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中矩的三條。
蕭度問道:“不知府君有何安排?”
王刺史道:“年輕人不要想得太多, 將這三條逐次做到,已是不易啦。”
【府君你若是只有這點想法,也難怪之前要被貶到楣州做司馬了。】蕭度重振了精神之後, 往昔的公子習氣也回來了,忍不住點評一二。
他本是蕭氏子弟,“官精”的血統純得要命, 跟隨在帝國最老奸巨滑的身邊, 接觸著政務、官場最精髓的部分。一旦振作, 蕭度便發現王刺史的回答有許多問題。
蕭司空的秉性絕不像現在表現出來的那樣慈祥,蕭度的脾氣也與常年見到蕭司空斥責各級官員有關。能在蕭司空那裡得到優評的,是紀申這樣的人,崔穎被評為“刻薄寡恩”,黃贊被認為“腹內藏奸”, 宋奇也得到一個“諂媚乖柔”的考評, 不可謂不毒舌。
似王刺史這樣的官員, 蕭度在蕭司空面前見得多了, 是不可能得到好評的,如果好評,那是蕭司空裝的,一準是憋著什麼大招不是下獄就是流放。
如果蕭司空當時願意誠實一點,這樣的回答通常會換來一句不咸不淡的反應:“你就只知道背這三條?”轉臉就把這人的官給撤了。
如果親近一點,蕭司空的心情不錯、想指點,接下來就是劈頭蓋臉的罵:“泛泛而談、空說大話,簡直不知所謂!三歲孩童都會背這幾句,你拿來答我?安撫怎麼安撫?勸課農桑你要怎麼勸?教化又要怎麼教?誰去教?教的人自己明白事理嗎?你道貼兩張告示就算完了嗎?那樣要一個文書就行了,要刺史做什麼?養來空費國帑嗎?”
如果關係密切,比如自家子侄,罵得就更讓人抬不起頭了。蕭度的二哥蕭績,外放當刺史頭一次回京述職,被蕭司空訓得懷疑人生。“你怎麼才能知道百姓心安了?你怎知是民風淳樸還是防民之口?你怎知滿眼青苗是補種搪塞還是真能產糧?讀書讀出來是正人君子,還是詭譎小人?如何評判?你又怎麼能不被矇騙?你要是被騙了,下面的百姓因而家破人亡,你擔得起嗎?你說!說不出來就別吃飯了!傻子餓死算了!”
蕭度偷過飯給蕭績。
以蕭司空的要求來看,王刺史是不合格的。他既沒有列出來楣州編下有多少戶口、開荒多少田畝、賦稅多少、產糧多少,也沒有規劃任期內要開設幾所學校,都由什麼樣的人教授課業、又要招收什麼樣的學生。沒有一個直觀的、量化的評判標準。王刺史說的話虛的多實的少。
【明明朝廷有考核的數目的,】蕭度腹誹,【難道是要考驗我?】